[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控制器和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63107.0 | 申请日: | 2015-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4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宇;袁新枚;台述鹏;战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控制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简称PHEV) 的电池相对比较大,可以外部充电,可以用纯电模式行驶,电池电量 耗尽后再以混合动力模式(以内燃机为主)行驶,并适时向电池充电。 PHEV电机控制器(简称MCU),通过集成电路的主动工作来控制电 机按照设定的方向,速度,角度,响应时间进行工作。使得电机应用 范围更为广泛,输出效率更高,噪音更小等。车载充电机是固定安装 在电动汽车上(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的充电机,具有为电动汽车(包 括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自动充满电的能力,充电机依据 电池管理系统(BMS)提供的数据,能动态调节充电电流或电压参数, 执行相应的动作,完成充电过程。
目前,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受到大力推广,但是由于 充电桩建设尚未完善,未带有车载充电机的PHEV具有充电难的问 题。另一方面,车载充电机功率较小,充电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并 非理想的充电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车辆实现驱动和大功率充 电功能的一体化。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器,包括:蓄电 模块、驱动模块和逆变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逆变转换模块在车辆连接至充电设备时,将所述充电 设备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以为所述蓄电模块充电;
在所述车辆处于驱动状态时,所述蓄电模块输出直流电,所述逆 变转换模块将所述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驱动模块通过所述交流 电驱动所述车辆。
优选地,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逆变转换模块与所述充电设备连接的接 口处是否有交流信号,以及判断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是否有交流信 号,
在所述接口处有交流信号,且所述输入端没有交流信号时判定所 述车辆连接至充电设备,在所述接口处没有交流信号,且所述输入端 有交流信号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驱动状态。
优选地,还包括:交流电感应模块,设置在逆变转换模块与所述 充电设备连接的接口处和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感应逆变转换 模块与所述充电设备连接的接口处和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是否有 交流信号,并将感应结果发送至所述判断模块。
优选地,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车辆当前的速度是否为 零;
在所述车辆速度为零、所述接口处有交流信号且所述输入端没有 交流信号时判定所述车辆连接至充电设备,在所述车辆速度不为零、 所述接口处没有交流信号且所述输入端有交流信号时,判定所述车辆 处于驱动状态。
优选地,还包括:由3个单刀双掷开关组成的开关组;
所述逆变转换模块包括三相桥式逆变电路;
所述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的2个直流端口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模块 的正极和负极;
所述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的3个交流端口一一对应连接至3个单刀 双掷开关的动端,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3个单刀双掷开关的 第一不动端,所述充电设备连接至3个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不动端。
优选地,还包括:
与所述蓄电模块串联的直流电流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蓄电模 块的输出电流是否超过预设的电流阈值;
与所述蓄电模块并联的直流电压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蓄电模 块的输出电压是否超过预设的电压阈值;
提示模块,在所述电流超过预设的电流阈值或者电压超过预设的 电压阈值时,发出提示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冷却模块和供电模块;
所述冷却模块用于对所述逆变转换模块进行散热;
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向所述冷却模块提供具有预设电压值的直流 信号。
优选地,还包括: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在车辆连接至所述充电设 备或者在所述车辆处于驱动状态时,将所述蓄电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 换成所述具有预设电压值的直流信号,以为所述供电模块提供电能。
优选地,还包括:能量转换模块;
将所述驱动设备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以为所述供电模块供电;
或者,
将所述车辆制动或者滑行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以为 所述蓄电模块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3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转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汽车仪表的信息显示方法和汽车仪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