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源性致病菌肠杆科菌种的数值快速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6404.3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清平;叶青华;张菊梅;蔡芷荷;阙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10 | 分类号: | C12Q1/10;C12R1/19;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源性 致病菌 肠杆科 菌种 数值 快速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源性肠杆科菌种的数值快速鉴定方法。它包括肠杆科菌种类与阳性概率的确认;数值法中选择的生化反应;建立肠杆科菌的数据库,确定数值法中计算方法;待测菌的检测与鉴别。本发明可以对纯培养物预先进行革兰氏染色,氧化酶,OF试验,然后通过本发明的食源性致病菌肠杆科菌种的数值快速鉴定方法,一般对肠杆科菌能够得到较理想的鉴定结果。本发明可以鉴定出肠杆菌科31属139个菌种与8个未分类的群,共159个分类单元,并且可以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氏菌鉴定至6种生化型。同时鉴定的菌种数量和准确性均可大大高于市场现有国际上公认的两个同类鉴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化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源性致病菌肠杆科菌种的数值快速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类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微生物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由于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快速繁殖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从而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据统计,我国2012年发生食物中毒事件6685起,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最多,占总数的56.1%;1988-2008年,美国电子食源性暴发报告系统(eFORS)共报道了13405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其中3613食源性暴发事件有细菌引起,占已知病原暴发事件的45%。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广,现有的分类方法将其划分为42属与8个未分类的群,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与食源性疾病暴发相关的重要致病菌。因此对肠杆科菌的筛选和鉴定是检验检疫微生物实验室的一项主要任务。本研究团队长期从事食品微生物安全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开发出了系列快速检测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菌种资源上目前共保藏菌种20000株,其中肠杆科菌超过10000株,为各类细菌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资源基础。
细菌筛选与鉴定应用最广泛最基础的方法是生化鉴定方法。细菌数值鉴定是在生化鉴定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数码鉴定原理发展而来的生化鉴定法,这种方法具有传统生化鉴定法的直观、可靠等优点,同时结合了数码鉴定原理,使鉴定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肠杆科菌为革兰氏阴性杆状,发酵型、周生和氧化酶阴性的细菌。它在医学、农学和遗传学研究上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此,人们都予以极大的重视。虽然肠杆科菌与邻近菌科的界线较为明确,但属间没有清晰的界线,因此,它们彼此不易鉴别。目前肠杆科菌的生化鉴定主要有传统的培养基选择法、微量生化管鉴定法以及数值生化鉴定法。前两种方法费时费力,数值鉴定法以其快速、鉴定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商品化、标准化等优点,现已成为食品卫生和临床等领域细菌鉴定的主导方法,使其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快速的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6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参振的振动筛
- 下一篇:一种废纸浆制备细菌纤维素复合医用敷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