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急性缺血性卒中移动远程院前溶栓急救车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50397.0 申请日: 2015-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5286830A 公开(公告)日: 2016-02-03
发明(设计)人: 冀瑞俊;王拥军;王晨;赵性泉 申请(专利权)人: 冀瑞俊
主分类号: A61B5/0205 分类号: A61B5/0205;A61B5/00;A61N1/39;A61M16/00;G06F1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50 北京市东城***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急性 缺血性 移动 远程 院前溶栓 急救车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疗救护行业,具体涉及一种可于院前实施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急救设备和服务体系。

二、背景技术

1.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生将给患者、家庭、社会、国家带来巨大的躯体、精神和经济负担。

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死亡和残疾的发生,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3.虽然t-PA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国际急性缺血性卒中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其治疗的时间窗相对较短,仅为4.5小时,即在患者症状出现4.5小时内实施t-PA静脉溶栓是安全的和有效的。同时,在4.5小时治疗时间窗内,应用越早,效果越好。超出这个时间窗,t-PA静脉溶栓不仅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反而可能由于继发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时,常常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即时间就是大脑(timeisbrain)。

4.院前延误是影响卒中患者接受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大量的卒中患者因为不能在发病后3.5小时(国际卒中指南建议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内静脉溶栓前评价要在1小时内完成)到有资质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医疗中心就诊,从而丧失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5.传统的急性卒中急救模式是“固定医疗资源,而转运患者”,其转运过程涉及如下关键环节:1)患者或照护者意识到卒中到发生;2)患者或照护者拨打急救电话;3)急救中心派送急救转运团队;4)急救转运团队将患者转运到相关到医疗机构;5)相关医疗机构组织院内医疗资源进行溶栓前评价;6)对于适合静脉溶栓干预的患者实施溶栓治疗。由于涉及的转运环节较多、路径较长,传统卒中急救模式势必造成大量院前时间的延误,最终导致相当部分患者丧失宝贵的治疗时机。

6.如果我们能够转换思路,整合目前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的理念和技术,变传统急性卒中“固定医疗资源,而转运患者”的急救模式为“固定患者,而转运医疗服务”的新模式,设计一套可于院前实施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救设备和服务体系,则可以大大节省院前延误的时间,从而使更多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以从静脉溶栓干预中获益。

三、发明内容

1.为了克服现有急性卒中急救模式中院前时间延误较长的弊端,本发明整合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的相关理念和技术,提供了一套可于院前实施急性缺血性卒中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救设备和服务体系,从而大大缩减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前时间延误,使更多的患者可以从静脉溶栓干预中获益。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移动远程院前溶栓急救车配备溶栓前评价系统、溶栓干预系统、溶栓后监测系统、心肺复苏系统、远程医疗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电源系统以及X线屏蔽拖车。所述溶栓前评价系统、溶栓干预系统、溶栓后监测系统、心肺复苏系统、远程医疗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电源系统配布在X线屏蔽拖车内。所述溶栓前评价系统、溶栓干预系统、溶栓后监测系统、心肺复苏系统、远程医疗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所述溶栓前评价系统、溶栓干预系统、溶栓后监测系统、心肺复苏系统、远程医疗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与电源系统连接。

所述溶栓前评价系统进一步包括:小型CT扫描机、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

所述溶栓干预系统进一步包括:药物储存冰箱、配液操作台、微量输液泵和输液器。

所述溶栓后监护系统进一步包括:监护仪(血压、呼吸、心电、血氧)。

所述心肺复苏系统进一步包括:除颤仪、呼吸机、微型车载氧气瓶。

所述远程医疗系统进一步包括:计算机、变焦摄像头、麦克风、音箱、4G无线网卡。

所述电源系统进一步包括: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可由辅助电瓶及原车供电;交流电源可由不间断UPS电源、5KW发电机或外接市电供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冀瑞俊,未经冀瑞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0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