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车报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28899.3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5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涂友超;余大庆;胡雪慧;张玥;耿晓菊;王亚茹;董群华;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H5/20 | 分类号: | B62H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报警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动力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昼夜感知模块(1)、复位模块(2)、 单片机模块(3)、报警模块(4)和防盗信号采集模块(5);其中:
昼夜感知模块(1):昼夜感知模块(1)的电阻随着外界光强度变化而变化, 并产生电压信号传送至单片机模块(3),供单片机模块(3)判断该时刻为白天或 者夜晚;
复位模块(2):在单片机模块(3)运行出现故障时,复位模块(2)能够使单 片机模块(3)内部的程序自动从头开始执行;
单片机模块(3):接收昼夜感知模块(1)输出的电压信号,判断该时刻为白 天或者夜晚,如果该时刻为白天,则降低报警精度,如果该时刻为夜晚,则提高报 警精度;当防盗信号采集模块(5)有脉冲信号输出至单片机模块(3)时,单片机 模块(3)根据脉冲信号的数量控制报警精度,并控制报警模块(4)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模块(4):在单片机模块(3)的控制下发出报警信号;
防盗信号采集模块(5):采集外界信号,滤除干扰,将有用的脉冲信号传送至 单片机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信号采集 模块(5)包括槽型光电开关(51)和偏重心光栅轮(52);槽型光电开关(51)的 两个安装孔(514)各固定一个支架(53),偏重心光栅轮(52)通过穿过其中心的 轮轴(54)设置在发光端(511)和光敏端(512)中间,轮轴(54)的两端分别固 定在两个支架(5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重心光栅轮 (52)包括轮体(521)、轮轴孔(522)和光栅(523);其中,轮轴孔(522)位于 轮体(521)中心,光栅(523)均匀分布在轮体(521)的部分区域,使得当轮轴 (54)处于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时,轮体(521)无光栅(523)的部分总是处在轮轴 (54)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光栅 (523)之间间隔的角度为0.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昼夜感知模块 (1)包括光敏电阻PR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4) 包括扬声器(41)或者蜂鸣器。
7.一种动力车报警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动力车向左或者向右偏斜角度大于0.35°时,防盗信号采集模块(5) 将脉冲信号传送至单片机模块(3);
S2:昼夜感知模块(1)根据外界光强度大小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传送至单片 机模块(3);
S3:单片机模块(3)根据昼夜感知模块(1)输出的电压信号判断该时刻为白 天或者夜晚,如果该时刻为白天,则降低报警精度,如果该时刻为夜晚,则提高报 警精度;单片机模块(3)根据防盗信号采集模块(5)传送的脉冲信号数量来控制 报警精度,如果脉冲信号为一个,则提高报警精度,如果脉冲信号为多个,则降低 报警精度;当单片机模块(3)运行出现故障时,进行步骤S4,否则,进行步骤S5;
S4:通过复位模块(2)控制单片机模块(3)内部的程序自动从头开始执行;
S5:结束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车报警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盗信号采集模块(5)包括槽型光电开关(51)和偏重心光栅轮(52);槽型光电开 关(51)的两个安装孔(514)各固定一个支架(53),偏重心光栅轮(52)通过穿 过其中心的轮轴(54)设置在发光端(511)和光敏端(512)中间,轮轴(54)的 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架(5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车报警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 重心光栅轮(52)包括轮体(521)、轮轴孔(522)和光栅(523);其中,轮轴孔 (522)位于轮体(521)中心,光栅(523)均匀分布在轮体(521)的部分区域, 使得当轮轴(54)处于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时,轮体(521)无光栅(523)的部分总 是处在轮轴(54)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师范学院,未经信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88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车辆鞍座调节装置
- 下一篇:摩托车后轮平叉锁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