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传感技术的智能破窗逃生报警及施救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46722.9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健睿;邱玉会;阳运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运崎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B60R21/02;B60R25/102;B60R25/33;B60R1/00;B60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传感 技术 智能 逃生 报警 施救 辅助 装置 | ||
1.基于传感技术的智能破窗逃生报警及施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体和一体的撞击体,所述分体式电器控制盒(17)和一体式撞击体(38)内包含灾害处理模块(5),时间继电器(6),灾害预警模块(25),GPS/GSM定位报警模块(21),蓝牙模块(68)组成的内部电路(45)以及位于内部电路(45)内部三防音视频记录装置(44)以及所述一体式撞击体(38)所嵌入的汽车(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20)、汽车应急启动电源接口(22)、脉冲点烟器(23)HUD投反射装置(53)组成完整电路,由接收激光测速传感器(26)和超声波(微波)测距传感器(27)探测到信号传递给所述灾害预警模块(25)实现事故灾害预警系统,由震动传感器(7),湿敏(水淹)传感器(8),红外(火焰)传感器(9),重力感应(角度倾斜)传感器(10),有害(可燃)气体传感器(11)探测到的的信号传递给灾害处理模块(5)并由灾害处理模块(5)启动时间继电器(6)、应急照明灯(12)、声光报警器(13)、撞击电磁铁(18)和GPS/GSM定位报警模块(21)实现探测、逃生、报警。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基于传感技术的智能破窗逃生报警及施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置有大容量和大放电倍率充放电电池并采用市电、太阳能和汽车三种电源互补或单一储备电源,确保因故断电后本发明能较长时间正常工作。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基于传感技术的智能破窗逃生报警及施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有适合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的有自动灭火和自动报警分体式技术方案和一体式技术方案所采用的模块和探测传感器可以有不同组合,并可以通过编程实现无限升级。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基于传感技术的智能破窗逃生报警及施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接收激光测速传感器(26)和超声波(微波)测距传感器(27)信号传递给所述灾害预警模块(25)可以实现超速和距离报警提醒以及紧急刹车。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基于传感技术的智能破窗逃生报警及施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至震动传感器(7),湿敏(水淹)传感器(8),红外(火焰)传感器(9),重力感应(角度倾斜)传感器(10),有害(可燃)气体传感器(11)信号传递给灾害处理模块(5)实现包括启动自动灭火装置(39)在内的事故灾害自动处理。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基于传感技术的智能破窗逃生报警及施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可编程无限升级的GPS(北斗)/GSM的导航定位及事故远程自动语音和及短信报警并可实现远程定位断油断电防盗功能的模块。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基于传感技术的智能破窗逃生报警及施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时间继电器(6)、启动的不仅限于采用高强度碳化钨及人造钻石(金刚石)作为破碎撞击头(24)的撞击电磁铁(18)可及时或延时启动并自动断,实现电安全节能。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基于传感技术的智能破窗逃生报警及施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体式撞击体(38)采用加厚高强度金属铸模或冲压焊接采用专用防盗螺丝组装而成并采用不仅限于气凝胶、二氧化硅纤维等高性能隔热防火材料作为防火层,由不仅限于阻燃防水密封硅橡胶等高性能防水材料组成的防水层,位于一体式撞击体(38)内部的内部三防音视频记录装置(44)用以上材料再加固一层。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基于传感技术的智能破窗逃生报警及施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协助脱险的应急照明灯(12)和远程声光报警器(13),有负责车内空气净化的汽车(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20)。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基于传感技术的智能破窗逃生报警及施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独特设计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接口(22)、高压脉冲模块及电弧点烟器(23)、GPS/汽车仪表HUD显示屏(29)、汽车电脑OBD接口(30)、HUD投反射装置(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运崎,未经阳运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67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