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两级增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9079.9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5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姜志永;鲁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23/00 | 分类号: | F02D23/00;F02B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旁通阀 进气 电子增压器 临界转速 发动机 空气滤清器 涡轮增压器 控制系统 两级增压 控制器 进气量 车辆运行平稳性 乘坐舒适性 差值变化 进气增压 动力性 开度 零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两级增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旁通阀、涡轮增压器、电子增压器和控制器,进气旁通阀的一端与空气滤清器相连,涡轮增压器与进气旁通阀的另一端相连,电子增压器的一端与空气滤清器相连且电子增压器的另一端与进气旁通阀的另一端相连,控制器根据发动机在多个转速下的理论进气量和实际进气量的差值得到差值变化到零时对应的发动机临界转速,并根据该临界转速得到发动机临界转速区间,在发动机的当前转速位于发动机临界转速区间内时,调节进气旁通阀的开度以由电子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共同进行进气增压。本发明的系统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动力性和经济性,还可以提升车辆运行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两级增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降低车辆的油耗、提升车辆的动力性等,通常采用涡轮增压器来提升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但是在发动机转速较低时,涡轮增压器介入前,影响发动机在低转速时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相关技术中,为了提升发动机在较低转速时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采用涡轮增压器与电子增压器的双增压系统,在发动机转速较低时(即涡轮增压器介入前),通过电子增压器进行增压,在发动机转速达到一定的转速后,电子增压器停止工作,转而由涡轮增压器进行增压。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当电子增压器与涡轮增压器进行切换时,衔接性差,例如:发动机进气量可能会突然变化很大,使车辆发生颠簸震颤,降低了乘坐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两级增压控制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动力性和经济性,还可以提升车辆运行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两级增压控制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旁通阀,所述进气旁通阀的一端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相连;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与所述进气旁通阀的另一端相连;电子增压器,所述电子增压器的一端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相连且所述电子增压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旁通阀的另一端相连;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发动机在多个转速下的理论进气量和实际进气量的差值得到所述差值变化到零时对应的发动机临界转速,并根据发动机临界转速得到发动机临界转速区间,并在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位于所述发动机临界转速区间内时,调节所述进气旁通阀的开度以由所述电子增压器和所述涡轮增压器共同进行进气增压,其中,所述发动机临界转速位于所述发动机临界转速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发动机在多个转速下的理论进气量和实际进气量的差值得到所述差值变化到零时对应的发动机临界转速,并根据发动机临界转速得到发动机临界转速区间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小于所述发动机临界转速区间的下限值时,控制所述进气旁通阀关闭以由所述电子增压器单独进行进气增压,并在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大于所述发动机临界转速区间的上限值时,控制所述进气旁通阀开启以由所述涡轮增压器单独进行进气增压。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临界转速区间为[发动机临界转速-发动机临界转速*10%,发动机临界转速+发动机临界转速*10%]。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级增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空气流量传感器,所述空气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涡轮增压器与所述进气旁通阀之间,以检测进气流量,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位于所述发动机临界转速区间内时,根据所述进气流量调节所述电子增压器的转速。
进一步的,在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位于所述发动机临界转速区间内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越大,所述进气旁通阀的开度越大,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越小,所述进气旁通阀的开度越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两级增压控制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9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