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8094.4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0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山;黄京山;李伟;杨金成;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64 | 分类号: | A61K31/64;A61K9/48;A61P3/10;A61K31/155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双胍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号疾病,WHO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世界有数亿糖尿病患者,其中90%是Ⅱ型糖尿病患者。
由于二甲双胍能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葡萄糖的生成,与磺胺类口服降糖药存在一定协同作用,还可减缓磺胺类口服降糖药物的失效时间。二甲双胍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糖尿病的并发症进程,改善脂肪代谢,对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对于肥胖型Ⅱ型糖尿病患者早期更提倡使用二甲双胍。
由于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各种药物均存在机体耐受性,因此使用时间越长,疗效越差,磺胺类口服降糖药物尤为明显。临床上一般主张联合应用不同种类的降糖药物,其中研究最深入的就是磺胺类药物与二甲双胍的联合应用。
尽管在现有的技术中公开了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口服制剂,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等,但是现有胶囊剂生产由于受到工艺、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胶囊剂的种类差异、含量均匀度、溶出度不易控制,稳定性差。
公开号为CN10175700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及制备方法,可以提供一种重量差异、含量均匀度可控,溶出性能优异,质量稳定的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但其制备过程需要专门的给料装置,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药物释放平稳,重量差异可控,溶出性能优异,质量稳定;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本发明所述的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盐酸二甲双胍200-300份
格列本脲1.0-1.5份
填充剂44-135份
粘合剂2.5-7.5份
润滑剂0.5-1.5份。
所述的填充剂为淀粉、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蔗糖、甘露醇、山梨醇、预胶化淀粉、磷酸氢钙、硫酸钙、碳酸钙、木糖、高岭土或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预胶化淀粉。
所述的粘合剂为水、蜡、醇、聚维酮、淀粉、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蔗糖、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海藻酸钠、羟丙纤维素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聚维酮。
当粘合剂为聚维酮时,湿法制粒所用的粘合剂为聚维酮和无水乙醇所形成的溶液,聚维酮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5%,聚维酮溶液的用量为25-75份。
所述的润滑剂为二氧化硅、硬脂酸镁、硬脂酸、滑石粉、氢化植物油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硬脂酸。
本发明所述的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和填充剂粉碎过筛;
(2)称取处理好的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和填充剂;
(3)将称量好的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和填充剂加入到湿法制粒机,混合均匀后,加入粘合剂制备软材,用筛网制粒;
(4)将步骤(3)得到的物料加入沸腾制粒干燥机干燥;
(5)将步骤(4)得到的物料加入整粒机中,用筛网整粒;
(6)称取步骤(5)得到的物料和润滑剂;
(7)将称量好的步骤(5)得到的物料和润滑剂,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
(8)将步骤(7)所得的物料加入胶囊充填机进行胶囊充填。
步骤(1)中所述的筛的目数为60-120目。
步骤(3)中所述的筛网的目数为14-30目。
步骤(5)中所述的筛网的目数为14-30目。
步骤(7)中所述的混合时间为5-30min。
本发明制备过程中也不需要专门的给料装置,使用普通的胶囊灌装机即可实现。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制备过程中原辅料过筛目数等条件的筛选,所制得的胶囊具有溶出度好、装量差异小等优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实施,制备得到的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药物释放平稳,且溶出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有表格中“N/A”表示没有添加。
实施例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阳制药有限公司,未经瑞阳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8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抗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曲安奈德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