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核低速六轮微微鼠全数字导航伺服系统控制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21315.5 | 申请日: | 2015-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2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莫祚平 |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核 低速 微微 数字 导航 伺服系统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微鼠(PICOMOUSE)自动控制系统,属于微型迷宫机器人领域。
背景技术
微电脑鼠是使用嵌入式微控制器、传感器和机电运动部件构成的一种智能行走机器人,在国外已经竞赛了将近30年,其常采用两轮结构,两轮微电脑鼠二维结构如图1所示。微电脑鼠可以在不同“迷宫”中自动记忆和选择路径,采用相应的算法,快速地到达所设定的目的地,图2中便是微电脑鼠求解的迷宫中的一种。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外专家在微电脑鼠求解迷宫的技术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更具有挑战性的迷宫机器人---微微鼠,为了增强迷宫复杂程度以及求解迷宫的难度,迷宫挡墙由原有的180mm变成了90mm,原有的迷宫由16*16格变成了32*32格,新的迷宫二维结构如图3所示。电源一旦打开,微微鼠全程完全依靠自身携带的传感器自动导航,并求解由1024个迷宫格组成的各种复杂迷宫,能够快速从起点找到一条到达设定目标点的最佳路径,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冲刺到终点。作为一种自助导航智能机器人,因为通过无线装置可以向控制器输入迷宫信息,微微鼠或者微电脑鼠比赛国际准则拒绝使用无线装置,为了能够得到微微鼠或者是微电脑鼠探索、冲刺后的信息,只能通过算法快速寄存并储存其行走信息,当完成任务后通过控制器的232串口或者是USB等接口读取存储信息。
微微鼠在迷宫中导航过程中要时刻判断周围的环境,然后传输参数到控制器,由控制器反复控制其在迷宫方格中精确的加速和减速进行运动。一只优秀的微微鼠必须具备良好的感知能力,有良好的行走能力,优秀的智能算法,否则将无法完成导航任务。微微鼠迷宫导航技术综合了多学科知识,对于提升在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课堂知识的消化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都非常有帮助,并且微微鼠微微鼠迷宫导航技术的开展可以培养大批相关领域的人才,进而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进程。
微微鼠求解迷宫是国际新兴的一门技术,由于微微鼠迷宫导航技术的难度较高以及迷宫设计的复杂性,导致国内还没有研发此机器人的单位。如果认为微微鼠只是微电脑鼠的简单拷贝,按照微电脑鼠技术来设计微微鼠,在实践中发现设计出的微微鼠存在下列问题:
1、由于求解迷宫数目的大量增加,原有的微电脑鼠求解迷宫技术无法用于微微鼠求解现有的复杂迷宫。
2、由于微微鼠的尺寸相较于微电脑鼠的尺寸大幅减少,如果微微鼠采用图1中微电脑鼠的六组传感器技术来实现微微鼠的导航并用来探测迷宫,经常出现传感器相互干扰的状况,导致其读取迷宫信息失败。
3、基于轮式的微微鼠只能被动的适应迷宫地面的打滑程度,随着微微鼠导航速度的提高,其打滑概率也极大增加,导致求解迷宫失败。
4、由于微电脑鼠伺服系统采用的都是比较低级的算法,如果直接将这些算法套用在微微鼠上,使得微微鼠在迷宫当中的探索和冲刺一般都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不仅消耗了大量电池的能量,而且在真正的大赛中无法取胜。
5、由于迷宫挡墙尺寸的减少,使得微微鼠相较于微电脑鼠单格运行的距离减少,频繁的刹车和启动加重了单片机的工作量,采用现有技术微电脑鼠的单一的单片机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导航时快速启动和停车的要求。
6、对于两轮驱动的微微鼠来说一般要求驱动其运动的两个电机PWM控制信号要同步,受计算能力的限制单一单片机伺服系统很难满足这一条件,微微鼠在直道上行驶时不能准确的行走在中线上,在高速导航时很容易撞到迷宫挡墙,导致任务失败。
7、由于受单片机容量和算法影响,微微鼠无法存储迷宫信息,当遇到掉电情况时所有的信息将消失,这使得整个探索过程要重新开始。
8、微微鼠在迷宫导航时,易于受到外界干扰,由于没有进行及时补偿导致微微鼠碰撞迷宫挡墙,最终无法完成任务。
9、两轮如果设计不当会造成重心前偏或重心侧偏,重心前偏正常行驶时将导致驱动轮上承受的正压力减小,使得运动时更加容易打滑、也更容易走偏,导致导航失败。重心侧偏将导致两个驱动轮承受的正压力不同,在快速启动时两轮打滑程度不一致,瞬间就偏离轨迹,转弯时,其中正压力小的轮子可能打滑,导致转弯困难。
10、采用两个动力轮驱动,为了满足复杂状态下的加速和减速,使得单个驱动电机的功率较大,不仅占用的空间较大,而且有时候在一些相对需求能量较低的状态下造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出现,不利于微型化发展和系统能源的节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学院,未经铜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13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