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沙塘鳢分层式巢穴组合体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4986.9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8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寿祥;马开斌;夏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51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塘鳢 分层 巢穴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塘鳢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沙塘鳢分层式巢穴组合体。
背景技术
沙塘鳢俗称“虎头呆子”,是淡水中的一种小型底栖类、潜伏型凶猛鱼,专以活动的小鱼、小虾及水中浮游生物为食,平时喜欢潜伏在水中固物表面,常见于码头、桥桩、闸口等水中硬物体表面,一般在水质清澈区域捕食。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孵化培育沙塘鳢已获得成功,但人工孵化培育的沙塘鳢幼苗,通过几年养殖试验,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沙塘鳢的产量不高,实际上是沙塘鳢的成活率不尽如意,通过对107户近2000亩塘口面积的回捕率测算,按:500尾/亩(沙塘鳢):800尾/亩(河蟹):5kg/亩(青虾)比例进行直接放养,平均沙塘鳢产量为6.6kg/亩(共有89条/亩),存活率约18%,且个体差异较大。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存活率低(产量低)的原因是:养殖用的池塘环境不能适应沙塘鳢的生存要求,池塘底部淤泥太厚,当沙塘鳢潜伏时会陷入淤泥中,当沙塘鳢挣脱时,沙塘鳢全身一动,周边会被搅成浑水,导致视觉不清,从而无法捕捉到小动物,加之产生局部浑水时还会吓跑小动物,久而久之,部分沙塘鳢会因无法捕到小活体动物作饵料而饿死。少数沙塘鳢会借助大型水草或水生杆状植物作潜伏载体而得以生存。因此,通过人工方法在池塘内安装沙塘鳢模拟巢穴,增加潜伏载体,避免沙塘鳢与池塘底部淤泥接触来改善沙塘鳢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沙塘鳢的存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不同规格的圆形塑料管按一定间距制作适合沙塘鳢生存的巢穴组合体,安放在池塘内鱼道沟或小动物容易聚集地域,通过人工方法改善沙塘鳢的生存环境,增加潜伏载体,避免沙塘鳢与池塘底部淤泥接触来改善沙塘鳢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沙塘鳢的存活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沙塘鳢分层式巢穴组合体,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多层组合体管、连接所述多层组合体管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下端设有圆锥形底部的柱体,所述支撑杆的圆锥形底部插入池底淤泥中,支撑杆的上端露出水面;所述多层组合体管之间保持相等间距且相互错开设置,每层组合体管以支撑杆为对称轴在两端分别开设一对水平方向的导流孔,所述成对的导流孔形成垂直于管壁的贯通结构;最下层组合体管距池底淤泥面0.15m~0.25m,最上层组合体管设置在水面下0.2m~0.3m。
巢穴组合体的安装:支撑杆上端间隔一段距离标识刻度,以便安装时能准确定位,确保安装时下层管不至于贴近池底的淤泥,从而保证下一层管距池底有足够的高度,以防万一下层管贴近池塘底部,从而失去组合体的意义。一般安装在池塘水位较深的鱼道沟内。靠近水草密集区域效果更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组合体管共设有三层,其中两层相互平行,另一层与其余两层垂直。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减少沙塘鳢之间的相互干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支撑杆长2m,组合体管直径为0.15m~0.35m,组合体管相互之间的间距0.15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最下层组合体管距池底淤泥面0.25m,最上层组合体管设置在水面下0.2m。这样可以确保巢穴组合体在水中的上下距离适中,进一步提高沙塘鳢的成活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组合体管两端开孔目的是增加横向流动性,便于小鱼、小虾的流过。分层安置的目的是营造不同温度的生存环境。多层组合体管错开安装,一是有利于不同方向的小动物游入,另一方面是减少沙塘鳢之间的相互干扰。通过人工方法改善沙塘鳢的生存环境,增加潜伏载体,避免沙塘鳢与池塘底部淤泥接触来改善沙塘鳢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沙塘鳢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养殖试验过程数据图。
上述附图中,1、支撑杆,2、导流孔,3、水面,4、上层管,5、中层管,6、下层管,7、淤泥层,8、板土层,9、圆锥形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组合体管为三层深色食品级PVC或PE管、支撑杆1选杉木棍为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材料的选择
A、支撑杆:长度根据水深及池塘底部淤泥厚度情况确定,以打牢稳固为前提,选择直径0.05m、长2m左右的杉木棍,利用杉木的防腐性能,便于组合体能重复使用;上端0.5m范围内每隔0.05m刻一个标识,以便安装时能准确定位,下端削成圆锥形底部9以便打入土中,至少到达淤泥层7,最好是打入板土层8,达到稳定、固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49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鲈鱼苗驯花机
- 下一篇:带自动清洗和加水装置的牛饮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