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海藻食品及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14886.6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4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藻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33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薛海霞 |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方 海藻 食品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休闲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海藻食品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种类繁多,其中海藻类食品,如海带、群带菜、海白菜、紫菜等海藻类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因为海藻类食品中富含多种有机物和碘、钙、磷、铁、硒等微量元素,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对人类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单一的食品,其营养成分还有一定欠缺。
目前,采用的复方海藻食品,其在打碎时不太容易,且后续的高温杀菌过程造成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且营养成分不够全面,同时,无法改善人们的胃肠道消化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研磨成粉的速度加快、杀灭有害菌、改善胃肠道消化功能、营养全面的复方海藻食品及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方海藻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海藻5-8份、芝麻2-4份、木糖醇0.5-1份、灵芝0.5-1份、红豆0.5-1份、枸杞0.5-1份、核桃仁0.5-1份、益生菌0.5-1份。
前述的一种复方海藻食品,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海藻7份、芝麻2份、木糖醇1份、灵芝0.5份、红豆0.5份、枸杞0.5份、核桃仁0.5份、益生菌0.5份。
前述的一种复方海藻食品,所述的益生菌为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或嗜酸乳杆菌。
所述的复方海藻食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设定的重量分数准备好原料:海藻、芝麻、木糖醇、灵芝、红豆、枸杞、核桃仁和益生菌,所述的益生菌在4℃环境中保存;
(2)分别将海藻、芝麻、灵芝、红豆、枸杞、核桃仁洗涤和浸泡,通过研磨分别将海藻、芝麻、灵芝、红豆、枸杞、核桃仁反复揉压成海藻粉末、芝麻粉末、灵芝粉末、红豆粉末、枸杞粉末、核桃仁粉末;
(3)将10重量份数的去离子水放入锅中,在1-2min内加热水至95℃,再在30s内加入海藻粉末、芝麻粉末、红豆粉末、枸杞粉末、核桃仁粉末并搅拌,所有粉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所有粉末后在1-5分钟内匀速降温至50℃-60℃,之后加入灵芝粉末并搅拌,保持恒温1-2分钟;
(4)将步骤(3)形成的溶液冷却至35℃-37℃,并添加益生菌,摇匀后保存在4℃-10℃环境中。
在步骤(1)和步骤(2)之间,还有以下步骤(5):将海藻、芝麻、木糖醇、灵芝、红豆、枸杞、核桃仁放置在顶部敞开式蒸锅内的隔栏上,所述的隔栏水平固定于蒸锅内的上半部分,隔栏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顶部敞开式蒸锅的底部放置食用醋酸,对顶部敞开式蒸锅的底部进行加热至45℃-55℃,并保持10-20分钟。
在隔栏的边缘设置有液体流道,所述的液体流道由隔栏和蒸锅内壁围合而成,所述的液体流道供待补充的食用醋酸进入蒸锅内,所述的待补充食用醋酸沿着蒸锅内壁进入蒸锅内。
本发明将海藻、芝麻、木糖醇、灵芝、红豆、枸杞、核桃仁放在蒸锅内用挥发的醋酸进行杀灭有害菌,醋酸由下而上挥发,首先接触的是材料底部,醋酸往上继续挥发过程中部分接触到材料中部及上部,尽可能使醋酸对材料各个部分进行灭菌,提高醋酸使用效率;同时,醋酸加热挥发的较高温度的醋酸分子使得海藻、芝麻、木糖醇、灵芝、红豆、枸杞、核桃仁更为柔软,有助于后续的研磨成粉操作的加快;加入益生菌,同时益生菌与其余成分海藻、芝麻、木糖醇、灵芝、红豆、枸杞、核桃仁协同,使得益生菌对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使得待补充食用醋酸沿着蒸锅内壁进入蒸锅内,防止食用醋酸溅到海藻、芝麻、木糖醇、灵芝、红豆、枸杞、核桃仁上,防止食用醋酸中的水将这些材料打湿,防止这些材料的营养成分通过浸润于水中而流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过程。
实施例1
(1)按设定的重量分数准备好原料:海藻7份、芝麻2份、木糖醇1份、灵芝0.5份、红豆0.5份、枸杞0.6份、核桃仁0.6份和益生菌0.8份,所述的益生菌在4℃环境中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藻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藻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4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