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获取物体的多个视图的两平面光学代码阅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5891.0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3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B·L·奥姆斯特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据逻辑ADC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徐东升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获取 物体 视图 平面 光学 代码 阅读器 | ||
1.一种光学代码阅读器(80,150,180,210),其用于形成物体(20)上的光学代码的图像,所述光学代码阅读器(80,150,180,210)包括:
第一视表面;
不同于所述第一视表面的第二视表面,所述第一视表面和所述第二视表面限制视见体(64),所述物体(20)在所述视见体(64)中能够被成像;
多个成像器(60),其相对于所述视见体(64)被定位在所述第一视表面和所述第二视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相对侧上,所述多个成像器被取向和构造成当所述物体(20)在所述视见体(64)中时从包含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62)的至少三个不同视图捕获所述物体(20)的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视图沿着第一图像路径传播,其中所述第二视图沿着第二图像路径传播,其中所述多个成像器是一个或更多个成像器,其中每个所述视图(62)通过所述第一视表面和所述第二视表面中的一个,至少一个所述视图(62)通过所述第一视表面,至少一个所述视图(62)通过所述第二视表面,并且所述视图(62)的数量大于所述成像器(60)的数量,其中至少一个成像器具有第一成像器部分和第二成像器部分,所述第一成像器部分和所述第二成像器部分采用至少一些不同的像素成像元件以使得所述第一成像器部分可操作以获得所述第一视图并且所述第二成像器部分可操作以获得所述第二视图,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路径和所述第二图像路径是双边对称的;以及
至少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的多个固定反射镜(130),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相对于所述视见体(64)被定位在所述第一视表面和所述第二视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相对侧上,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视图(62)被所述多个固定反射镜(130)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代码阅读器(80,150,180,210),其中所述成像器(60)之一是分割视图成像器(60),并且从所述视见体(64)到所述分割视图成像器(60)的第一部分上的所述第一视图是经由复合镜(130)结构上的第一表面的反射,并且从所述视见体(64)到所述分割视图成像器(60)的第二部分上的第二视图是经由所述复合镜(130)结构上的第二表面的反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代码阅读器(80,150,180,210),其中所述复合镜结构(130def,130bc2,130de2,130ade,130adef)是单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代码阅读器(80,150,180,210),其中所述成像器(60)的数量是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代码阅读器(80,150,180,210),其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所述多个成像器(60)的电子电路,所述电子电路可操作以通过处理所述物体(20)的所述图像来解码所述光学代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代码阅读器(80,150,180,210),其中处理所述物体(20)的所述图像包括:
由第一成像器部分形成的图像中的所述光学代码的第一部分和由第二成像器部分形成的图像中的所述光学代码的第二部分拼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代码阅读器(80,150,180,210),其进一步包括:会聚透镜,其被定位在所述多个成像器(60)中的每个成像器(60)的光学路径中,其中针对每个此类成像器(60)存在一个独立的会聚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代码阅读器(80,150,180,210),其中所述第一视表面和所述第二视表面基本上彼此正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代码阅读器(80,150,180,210),其中每个所述视图(62)从同一个反射镜(130)反射不超过一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代码阅读器(80,150,180,210),其中所述成像器(60)的数量是2并且所述视图(62)的数量是4或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据逻辑ADC公司,未经数据逻辑ADC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58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