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内燃机辅助节油环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1904.7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0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梵荣;王俊杰;刘须奎;刘忠亭;王勇;李同月;秦凯;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12 | 分类号: | F02M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 内燃机 辅助 节油 环保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内燃机辅助节油环保装置,其与柴油内燃机的机缸通过管道连通,并向所述机缸内通入氢氧混合气体与柴油喷雾混合燃烧,包括:循环供气装置,其包括氢氧发生器;分离过滤装置,分离过滤装置的进气口与氢氧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分离过滤装置的出气口与柴油内燃机的供气管路连通,以为柴油内燃机的供气管路通入电解气体,分离过滤装置与氢氧发生器通过第二管路相连通,以回收氢氧发生器的电解液;电路控制系统,其与所述氢氧发生器和分离过滤装置电连接。本发明装置能够促进柴油内燃机内柴油的充分燃烧,提高柴油的燃烧率和利用率,有效降低排放尾气中污染物的含量,从而达到节省能源、减低排放、保护环境的综合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内燃机节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柴油内燃机辅助节油环保装置,以为柴油内燃机提供氢氧气体与柴油喷雾混合燃烧,促进柴油内燃机内柴油的充分燃烧,减少柴油的使用量,降低尾气中污染物的含量,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背景技术
随着全世界内燃机保有量的增加,作为内燃机主要燃料的石油面临着日益短缺的严重问题。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效率以延长有限石油资源的使用时间,同时为了降低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世界范围内的内燃机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大量新技术、新装备在内燃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内燃机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今日的内燃机已是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的高科技设备。但是,面对不断增加的汽车数量,内燃机节能和不断降低排放成为永恒的任务。
目前,车用柴油发动的燃烧效率一般在70%左右,由于燃烧效率低,燃烧不充分,造成了油耗高、排放污染物高等环境问题。现有的改善高油耗、高排放的方式一般为燃油添加剂类的产品,通过改变燃油的化学性能或通过化学作用来达到改善排放物污染性的作用,但是对于燃油燃烧率和节油率等性能并未有明显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内燃机辅助节油环保装置,其能够通过向柴油内燃机提供氢氧气体与柴油喷雾混合燃烧,促进柴油内燃机内柴油的充分燃烧,减少柴油的使用量,降低尾气中污染物的含量,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为柴油内燃机辅助节油环保装置,提供更精确的控制系统以及控制参数,为柴油内燃机辅助节油环保装置的节能以及正常运行使用提供技术保障,提高内燃机配备该装置的安全级别,保证使用安全,节省电能。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柴油内燃机辅助节油环保装置,其与柴油内燃机的机缸通过管道连通,并向所述机缸内通入氢氧混合气体与柴油喷雾混合燃烧,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环供气装置,其包括氢氧发生器;分离过滤装置,所述分离过滤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氢氧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分离过滤装置的出气口与柴油内燃机的供气管路连通,以为柴油内燃机的供气管路通入电解气体,所述分离过滤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氢氧发生器的进液口通过第二管路相连通,以回收氢氧发生器的电解液;
电路控制系统,其与所述氢氧发生器和分离过滤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柴油内燃机辅助节油环保装置,还包括:
电解液循环冷却装置,其包括储液集气罐,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储液集气罐的进气口与所述氢氧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的一部分相连通,所述储液集气罐的出气口与所述分离过滤装置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管道的另一部分相连通;补液罐以及浸泡在补液罐内电解液中的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一端与所述储液集气罐的通液口相连通,所述冷却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氢氧发生器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补液罐的出液口与所述储液集气罐的补液口相连通;其中,所述储液集气罐的进气口、补液口和通液口均通向储液集气罐内的同一个液体容置腔内,第一循环驱动装置驱动电解液在储液集气罐、氢氧发生器和补液罐的冷却盘管的内外循环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车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1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