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二次发酵提升菌丝体废渣几丁质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2649.6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7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史劲松;龚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26 | 分类号: | C12P19/26;C12R1/885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查杰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二次 发酵 提升 菌丝体 废渣 几丁质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木霉属菌种二次发酵提升菌丝体废渣中几丁质含量的方法。采用生长旺盛、代谢能力强、产纤维素酶能力突出的木霉菌种,以工业柠檬酸发酵中废弃玉米菌丝体废渣为基本培养基,并在其中添加适量硫酸铵等氮源,进行二次固态发酵,提升菌丝体废渣中的几丁质含量,本发明技术方案不仅为大宗发酵产品柠檬酸发酵菌丝体废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且为重要工业原料几丁质的生物法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方法所得几丁质产品生产成本低、产量高、环境友好,而且使柠檬酸发酵废弃残渣得以有效利用,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价值,减少了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几丁质,又称甲壳素或聚乙酰氨基葡萄糖,为N-乙酰葡糖胺通过β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同多糖。在甲壳类动物、昆虫的外壳以及真菌的细胞壁中广泛存在,也存在于一些绿藻中;主要是用来作为支撑身体骨架,以及对身体起保护作用。在工业上甲壳素是提取壳聚糖、氨基葡萄糖系列产品的重要原料,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化工、保健食品等方面具有重要用途,可用于制备可溶性甲壳质和氨基葡萄糖,可用作化妆品和功能性食品的添加剂,可制备照相感光乳剂等;同时,几丁质具有强吸湿性,亦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并且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功能,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几丁质提取主要从虾蟹壳中获得,但面临诸多问题:虾蟹产量不稳定;原料难以保鲜;来源多样、差异较大,品质无法保障;采用化学提取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从真菌细胞壁中提取几丁质则不受以上限制,可进行规模化生产。然而,如直接培养真菌菌丝体,则存在设备要求高、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需严格控制、投入成本过大等问题,使几丁质制备工艺的经济性受到挑战。我国是柠檬酸生产大国,而黑曲霉是工业生产柠檬酸的常用菌种,采用黑曲霉进行柠檬酸发酵的工艺中,会产生大量菌丝体废渣,这为从黑曲霉菌丝体提取甲壳素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工艺过程成本低廉,同时为综合利用发酵废渣资源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然而,目前柠檬酸发酵生产中所残余的黑曲霉菌丝体废渣几丁质含量低于3%,这造成了产物收率低、生产成本高等不足,限制了黑曲霉作为几丁质提取原料的广泛应用。木霉具有生长旺盛、代谢能力强、产纤维素酶能力突出等特点,采用木霉属菌株进行菌丝体废渣的固态发酵,可有效提高废渣中的几丁质含量;由于柠檬酸发酵过程中采用20%玉米淀粉为碳源,工艺中玉米淀粉无法充分利用,因此废渣主要由菌丝体、玉米淀粉以及其他金属盐所组成。玉米淀粉的存在满足了二次发酵所需碳源和无机盐,如能进一步补充适量氮源将能使木霉能在该固体培养基中良好生长、同时通过自身菌体的富集又能增加细胞壁几丁质含量,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从菌丝体提取几丁质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木霉属菌株二次发酵提升菌丝体废渣中几丁质含量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提升菌丝体废渣中几丁质含量的方法如下:
1、菌丝体废渣的前处理:收集柠檬酸发酵后的含玉米淀粉渣的黑曲霉菌渣,补充0.1%-1%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硫酸铵或尿素等作为氮源,混合均匀,在115-125℃灭菌15-30 min以去除杂菌,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26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科设备
- 下一篇:装饰拉链及其制作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