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合金框架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1805.4 | 申请日: | 2015-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8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邢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桂生 |
主分类号: | C22C9/06 | 分类号: | C22C9/06;C22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框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铜合金框架带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Ni:6-7.8%;Si:0.15-0.2%;Zr:0.02-0.03%,Sn:0.10-0.15%,Mg:0.65-0.75%;Fe:0.005-0.008%;Ag:0.15-0.20%,P:0.003-0.008%,Zn:0.05-0.15%,Bi:0.25-0.35%,Ti:0.01-0.03%,Cr:0.05-0.08%,In:0.01-0.03%,B:0.04-0.05%,稀土元素:0.05-0.2%,其余为Cu。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合金框架带材,其特征在于:Ni:6.3%;Si:0.175%;Zr:0.025%,Sn:0.13%,Mg:0.68%;Fe:0.007%;Ag:0.185%,P:0.005%,Zn:0.09%,Bi:0.28%,Ti:0.015%,Cr:0.06%,In:0.02%,B:0.045%,稀土元素:0.13%,其余为Cu。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合金框架带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元素为铒、镧、铈、铱、钕中的一种或多种。
4.制备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铜合金框架带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熔炼:将配好的原料在氮气保护气氛下于高频炉中进行熔炼,熔炼符合成分含量要求后浇铸铜合金锭;
(2)热轧:热轧开始温度为900-1000℃,终轧温度为650-750℃,轧后带坯以20-35℃/s的冷却速度进行淬火;
(3)冷轧:将热轧后的铜合金经铣面去除氧化皮后进行40-60%压下率的冷轧加工;然后将冷轧加工得到的铜合金在750-780℃下,保温25-35min;接着进行50-55%压下率的冷轧加工,随后在480-550℃温度下保温时间45-60min;再进行40-60%压下率的冷轧加工,随后在450-470℃温度下保温时间2-3h;再进行40-45%压下率的冷轧加工到所需厚度,最终在410-430℃条件退火0.5-1h;
(4)分级时效:
第一级时效处理:350-380℃,保温1-2h,炉冷到280-320℃,进行第二级时效处理,保温1-2h,炉冷到220-260℃,进行第三级时效处理,保温3-4h,炉冷到160-200℃,进行第四级时效处理,保温12-24h,之后冷水淬火得到铜合金框架带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熔炼:将配好的原料在氮气保护气氛下于高频炉中进行熔炼,熔炼符合成分含量要求后浇铸铜合金锭;
(2)热轧:热轧开始温度为980℃,终轧温度为660℃,轧后带坯以28℃/s的冷却速度进行淬火;
(3)冷轧:将热轧后的铜合金经铣面去除氧化皮后进行55%压下率的冷轧加工;然后将冷轧加工得到的铜合金在770℃下,保温30min;接着进行54%压下率的冷轧加工,随后在510℃温度下保温时间50min;再进行55%压下率的冷轧加工,随后在460℃温度下保温时间2.5h;再进行43%压下率的冷轧加工到所需厚度,最终在420℃条件退火0.6h;
(4)分级时效:
第一级时效处理:375℃,保温1.2h,炉冷到285℃,进行第二级时效处理,保温1.8h,炉冷到230℃,进行第三级时效处理,保温3.5h,炉冷到180℃,进行第四级时效处理,保温16h,之后冷水淬火得到铜合金框架带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桂生,未经邢桂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18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