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8867.3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6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柳忠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纳克传动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1 | 分类号: | 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曾祥生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致动器 | ||
本发明提供具有支撑件的线性致动器,其包括:轴承支撑框架、轴承、蜗轮和心轴,其中:轴承支撑框架被构造成用以支撑和固定轴承;轴承被构造成用以支撑蜗轮并铆接到蜗轮和心轴;并且蜗轮和心轴是铆接的。本发明使得致动器能够更加稳定地运行,并且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至少翻倍;降低了致动器的各部分(例如马达壳体和后部固定装置)的精度要求,并且确保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满足客户的要求,即使少数部分的尺寸不太精确;并且由此消除了由致动器的心轴产生的异常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支撑装置的线性致动器。
背景技术
当前的用来支撑载荷的致动器采用两种结构。对于第一种结构,心轴上的部件(包括蜗轮)通过铆接或螺纹连接而进行组装,因此蜗轮需要传递转矩并且确保与蜗杆轴的接合位置保持不变。这样,在高载荷的情况下,对后部固定装置和马达壳体的强度和精度要求非常高。此外,因为涉及大量的部分,所以难以控制产品质量,由此增加了生产成本并导致不稳定的质量。
对于第二种结构,心轴的部件与蜗轮分开。在这种情况下,心轴负责传递线性运动,蜗轮负责传递转矩。这完全利用了各部分的特性。然而,因为各部分的单位成本较高,所以整体成本较高。
此外,现有技术中用于致动器的支撑装置是复杂的结构,需要极为精确的尺寸。这样,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难以提供稳定的质量,导致对生产过程和技术的高要求,并由此导致高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稳定的且耐久的用于致动器的支撑装置,以降低各部分的精度要求,并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本发明提供用于致动器的支撑装置,其包括:轴承支撑框架、轴承、蜗轮和心轴,其中:轴承支撑框架被构造成用以支撑和固定轴承;轴承被构造成用以支撑蜗轮并铆接到蜗轮和心轴;并且蜗轮和心轴是铆接的。
轴承支撑框架被构造成用于支撑和固定轴承,以便满足对轴承的组装尺寸的要求,并且由此改善操作稳定性并延长致动器系统的使用寿命。蜗轮和心轴进行组装,然后铆接,以进行蜗轮和心轴的子组装,从而增大蜗轮和心轴之间的配合间隙,并且使得蜗轮能够仅仅负责转矩。轴承组装到铆接的蜗轮和心轴,然后安装到轴承支撑框架上,以便能够支撑蜗轮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从而改善致动器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并降低噪声。
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在于,设有联接件以支撑蜗轮,其中联接件将蜗轮的转矩传递到心轴,并且铆接到心轴。
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在于,设有滚珠轴承以支撑心轴并传递载荷,其中滚珠轴承铆接到心轴。
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在于,设有后部固定装置,其中后部固定装置连接到滚珠轴承。
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在于,设有心轴螺母,其中心轴螺母铆接到心轴。
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在于,设有马达壳体,其中马达壳体固定到致动器的马达上,并且轴承安装在马达壳体内。优选地,马达壳体螺纹连接到马达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在于,后部固定装置连接到滚珠轴承。
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在于,设有外管,其中外管固定到马达壳体上。优选地,外管螺纹连接到马达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本发明使得致动器能够更加稳定地运行,并且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至少翻倍;降低了致动器的各部分(例如马达壳体和后部固定装置)的精度要求,并且确保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满足客户的要求,即使少数部分的尺寸不太精确;并且由此消除了由致动器的心轴产生的异常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轴承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纳克传动系统(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力纳克传动系统(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88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