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燃动车组辅助交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7550.1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2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少云;唐勇军;姚晓阳;李强勤;班立权;冯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00 | 分类号: | B60L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廖元宝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 车组 辅助 交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内燃机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内燃动车组辅助交流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传统交直电传动内燃机车如DF4、DF5、DF7、DF8B 、DF11等辅助传动系统几乎都是采用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及直流电机驱动等型式。随着技术进步及发展,特别是IGBT技术广泛应用,内燃机车辅助传动系统都采用交流负载系统,如青藏线的NJ2、戚墅堰的HXN5以及大连的HXN3。NJ2、HXN5与HXN3都是采用主辅一体化发电机,辅助发电机都是根据电压等级不同,多组绕组输出。HXN5及HXN3主要是货运机车,辅助交流系统都没有考虑冗余性。假若跳波、相控、逆变器等控制器故障,相应的辅助负载不能正常工作,直接导致机车“机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内燃动车组辅助交流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燃动车组辅助交流系统,包括辅助发电机组、直投电路以及一路以上的逆变电路,所述辅助发电机组通过逆变电路为对应的内燃动车组的冷却风机和牵引通风机供电,所述辅助发电机组通过直投电路为对应的内燃动车组的直挂负载供电,还包括列车供电发电机组、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所述列车供电发电机组通过第一开关组件分别为内燃动车组的空气压缩机、司机空调、蓄电单元以及直流负载供电,所述辅助发电机组通过第二开关组件分别为内燃动车组的空气压缩机、司机空调、蓄电单元和直流负载供电,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与第二开关组件之间形成互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当所述列车供电发电机组处于不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由闭合切换至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由断开切换至闭合状态。
所述空气压缩机与第二开关组件之间、以及司机空调与第二开关组件之间均设置有逆变单元。
所述蓄电单元以及直流负载通过相控或斩波充电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相连。
每路逆变电路均并联有第三开关组件;当所述逆变电路发生故障时,对应的第三开关组件由断开切换至闭合状态。
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均为接触器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内燃动车组辅助交流系统,充分利用内燃动车组自身的特点,对于两个具有两个柴油机(提供动力及客车供电)的内燃动车组,关键的辅助交流系统(如空压机、空调及蓄电池充电等)利用本身的两个柴油机发电机组实现双电源冗余,提高了动车组辅助交流系统的可靠性。对于机车本身冷却风机及牵引通风机辅助交流系统根据柴油机转速、冷却风机及牵引通风机三者自身的特性关系采用直挂故障冗余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动车组辅助交流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辅助发电机组;2、供电发电机组;3、第一开关组件;4、第二开关组件;5、第三开关组件;6、逆变器;7、相控或斩波充电电路;8、冷却风机;9、牵引通风机;10、直挂负载;11、空气压缩机;12、司机空调;13、蓄电单元;14、直流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7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故障检测与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门和刹车的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