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低压联合起动车辆发动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0515.0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9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田德文;高鹏飞;刘华源;邢彦斌;姜茹;刘娇娜;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D11/10 | 分类号: | F02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联合 起动 车辆 发动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动车辆发动机的方法,具体讲涉及一种高低压联合起动车辆发动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车辆中,一般采用低压供电体制,起动系统由低压蓄电池、起动电机和传动机构组成。发动机起动时,由低压蓄电池供电,起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发动机飞轮齿圈啮合,将起动机转矩传递给发动机,当起动后起动机与齿圈自动分离,完成起动过程。
随着车辆领域各项新技术的发展,在国外、国内航空领域及陆上装备中,高压电源系统应用越来越多,供电体制大多采用低压28V和高压270V直流并存的混合供电。高压供电体制下,起动系统一般由超级电容,飞轮发电机、控制器组成。发动机起动时,由超级电容供电,飞轮发电机转子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通过控制器将超级电容提供的高压直流电逆变为三相交流电,输入到飞轮发电机绕组中,驱动飞轮发电机转动,带动发动机完成起动过程。
由于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车辆在低温环境下起动条件比较恶劣,需要克服的发动机及传动系统静摩擦阻力较常温时更大,发动机点火也较常温困难。采用低压起动时,经常出现起动电机转速到90—100r/min时由于蓄电池放电能力不足,后继无力,打齿等现象导致起动失败。采用高压起动时,飞轮发电机输出堵转转矩,需要超级电容持续大电流放电,而超级电容的容量不足以支撑长达数秒或十数秒的起动过程,电压急剧下降到零伏,无法起动。而如果按照低温环境下的功率扭矩选择蓄电池、起动电机、超级电容、飞轮发电机和控制器,又会造成绝大多数工况下的功率浪费,增加成本,而且占用车辆安装空间,不经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低压联合起动车辆发动机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低压联合起动车辆发动机的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使用的系统包括高压起动系统和低压起动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所述车辆发动机的高压进入转速n1、点火转速n2;其中n1<n2;
步骤2:接收到联合起动命令时,低压起动系统起动所述车辆发动机;
步骤3:采集所述车辆发动机转速n,根据判断所述车辆发动机转速n是否达到所述高压进入转速n1,确定进行步骤4或步骤5;
步骤4:是,高压起动系统加入,联合所述低压起动系统共同工作,带动所述车辆发动机转动,转至步骤6;
步骤5:否则,跳转至所述步骤3;
步骤6:根据判断所述高压起动系统的起动时间是否达到起动限定时间t,确定进行步骤7或步骤8;
步骤7:是,高压起动系统和低压起动系统退出;
步骤8:否则,采集所述车辆发动机转速n,根据判断所述车辆发动机转速n是否达到所述点火转速n2确定进行步骤7或步骤9;
步骤9:否则,跳转至所述步骤6。
优选的,所述低压起动系统包括蓄电池、起动机和传动机构,所述蓄电池连接并提供电源给所述起动机,所述起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车辆发动机的飞轮齿圈啮合。
优选的,所述高压起动系统包括超级电容、飞轮发电机和飞轮发电机控制器;所述超级电容通过飞轮发电机控制器与所述飞轮发电机相连,所述飞轮发电机的转子与所述车辆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飞轮发电机控制器通过将所述超级电容提供的高压直流电逆变为三相交流电,输入到所述飞轮发电机的绕组中,驱动所述飞轮发电机带动所述车辆发动机转动。
进一步,所述飞轮发电机控制器检测所述车辆发动机转速n和所述高压起动系统的起动时间;
当所述车辆发动机转速n小于所述高压进入转速n1时,所述飞轮发电机控制器输出电流为0;
当所述车辆发动机转速n大于或等于所述高压进入转速n1,且在所述高压起动系统的起动时间达到起动限定时间t之前到达点火转速n2时,所述飞轮发电机控制器输出电流i由0经过时间t1逐渐增大到最大电流设定值I,然后由最大电流设定值I按照斜率Ki降至所述车辆发动机达到所述点火转速n2时对应的所述飞轮发电机控制器输出电流I1,最后由所述输出电流I1经过时间t2逐渐减小到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05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棘黄酮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小球藻全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