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3912.0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6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孙皓;赵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09/12 | 分类号: | C07D409/12;A61K31/49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具有 肿瘤 作用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式Ⅰ结构的一类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为O,S,N;R1,R2同时或分别为:氢,C1‑C4烷基;R3为:同时或分别被C1‑C4烷基,卤素,硝基,苯基,三氟甲基,C1‑C4烷氧羰基,C1‑C4烷氧基单或二或三取代的噻吩‑2‑基或噻吩‑3‑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并同时公开了以该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们在作为抗肿瘤药物,特别是在用于制备治疗乳腺癌药物方面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类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我国癌症年发病人数在120万左右,死于癌症的人数高达90万以上,待治疗的患者超过150万,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癌症现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杀手。临床上治疗肿瘤,一般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三大疗法。化疗方法虽较为快捷,但治愈率很低。同时临床发现许多抗癌药物存在明显的对正常机体的损伤和毒副作用,例如致突变和遗传毒性。因此,寻找有效且具有较小机体损伤和毒副作用的抗癌药物已成为新药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类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其药用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类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及其药用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以一类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其药用盐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类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及其药用盐作为抗恶性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用于制备治疗乳腺癌药物方面的用途。
现结合本发明目的,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具体涉及式Ⅰ结构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X为O,S,N;
R1,R2同时或分别为:氢,C1-C4烷基;
R3为:同时或分别被C1-C4烷基,卤素,硝基,苯基,三氟甲基,C1-C4烷氧羰基,C1-C4烷氧基单或二或三取代的噻吩-2-基或噻吩-3-基。
优选以下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X为O;
R1,R2同时或分别为:氢,甲基,乙基;
R3为:同时或分别被甲基,氯,溴,硝基,苯基,三氟甲基,甲氧羰基,甲氧基单或二或三取代的噻吩-2-基或噻吩-3-基。
更优选以下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Ⅰ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指:化合物与无机酸、有机酸成盐。其中优选: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硫酸氢盐、磷酸盐、乙酸盐、丙酸盐、丁酸盐、乳酸盐、甲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马来酸盐、苯甲酸盐、琥珀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富马酸盐、牛磺酸盐、葡萄糖酸盐、氨基酸盐。
式Ⅰ化合物的制备路线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3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