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牛乳肽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2634.0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9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曾庆坤;唐艳;黄丽;农皓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J3/34 | 分类号: | A23J3/3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牛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牛乳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以及日本,乳源肽食品市场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备案、生产和销售多肽乳制品(乳饮料),如云南的大理漾濞核桃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核桃蛋白肽饮料”,但作为添加剂的肽源多为大豆、玉米、胶原蛋白等。国内动物乳源肽研究并不鲜见,但应用偏少,究其原因除了生产成本偏高外,更重要的是技术还不成熟。现有技术多需要对原料乳进行乳蛋白、乳脂分离等前处理,其酶解过程大都需要在线调控pH值,酶解时间过长,或者灭酶冷却后,滋气味、色泽等感官达不到要求,不能直接添加应用,还需进行工业脱苦、脱涩、脱盐、脱碱或者脱色处理,造成工艺繁琐,生产周期长,设备投入及生产能耗较高。此外,受到原料乳底物蛋白含量低、酶解不彻底等因素影响,制备的乳源酶解肽产品中肽含量不高、应用价值偏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乳源肽生产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牛乳肽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原料可采用脱脂乳、部分脱脂乳和全脂乳,通过调整初始pH及温度,添加适量的风味蛋白酶酶解,以酶解时间和pH值为判断终点,灭酶冷却后即可获得水牛乳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水牛乳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水牛乳杀菌,冷却至55~60℃,调整初始pH值到7.0,按每100g底物乳蛋白中加入3000~5000U风味蛋白酶,维持温度55~60℃,酶解60~90min,过程中不调节pH值,待酶解液pH值为6.10~6.25时停止反应,反应结束后立即灭酶,冷却后得到水牛乳肽。得到的水牛乳肽无需进行后续的分离、纯化、浓缩干燥,无需调节pH值,无需进行脱苦、脱涩、脱盐、脱色处理,可直接添加利用。
所述的水牛乳每100g水牛乳中蛋白质含量为3.8~5.5g,脂肪含量0.4~9.5g。
除另有说明外,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即质量分数,各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节能、高产、产业化可行的水牛乳肽制备技术
(1)工艺简单、快速、节能、环保
本发明制备过程操作简单、生产快速、环保节能,表现在:①原料乳可为脱脂乳、部分脱脂乳和全脂乳,可根据应用需要调节或者不调节原料乳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②根据底物蛋白的含量添加定量的单一的蛋白酶进行酶解,相对于添加多种酶的分步酶解,工艺更简单,且在较短的酶解时间后,蛋白水解率(TCA-SN酸溶性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即达到90~95%,酶解较彻底;③酶解过程无需在线调节pH值,达到酶解终点pH值,同时达到酶解时间,即可灭酶、冷却;④酶解产物无需进行分离、纯化、干燥、浓缩以及工业脱苦、脱涩、脱盐、脱色处理,制备的乳肽添加剂可直接添加应用;⑤制备过程无污染物排放。
(2)多肽含量高、应用价值高
水牛原料乳蛋白质含量以及蛋白水解率高,制备的水牛乳肽中多肽含量达3.2%以上,水牛乳肽中含有的水解以及未水解的蛋白均可以添加利用,应用价值高。
(3)可利用企业现有生产平台,产业化可行
本发明原料乳无需进行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分离,无需进行蛋白浓缩,可不进行脱脂处理,无需配备工业脱苦、脱涩、脱盐、脱色设备与耗材,对生产条件要求不高,除配备酶解罐,利用乳品企业现有生产条件即可进行生产、应用。
2、提供了一种感官良好,品质稳定,可直接添加、广泛应用的多肽添加剂
(1)采用单一风味蛋白酶,水牛乳肽感官良好、品质稳定
本发明采用风味蛋白酶,相对于其他单一内切酶,本身不会产生大量的苦涩味物质,且通过一系列工艺优化,控制加酶量大于3000U,酶解时间大于60min,反应终点pH值小于6.25,能确保较高的蛋白水解率,且产物无苦涩味。此外,使用单一的风味蛋白酶,相对于采用2种以上蛋白酶的多步酶解法,酶解工艺更易控制,作为添加剂,其品质更稳定。
色泽方面,相对于单独使用碱性蛋白酶,或者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复合酶解,其酶解后产物的色泽更佳,更接近于乳白色,后续应用无需进行脱色处理。
(2)控制初始及终点pH值,降低不良风味,提高产品稳定性
目前,多肽的酶解过程多采用在线调节酶解液pH值的生产方式,调节pH会引入更多的酸、碱(尤其是碱),会增加酶解液的碱味、咸味等不良风味,对于碱性蛋白酶其酶解产物碱味更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2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