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用于制备发酵大豆粕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6139.0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6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姜京一;许秀真;赵成捘;金泽范;朴承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用于 制备 发酵 豆粕 工艺 | ||
1.一种用于制备发酵大豆粕的方法,其包括:
(a)使大豆粕发酵;
(a4)将发酵大豆粕预干燥,以达到25%到32%的水分含量;
(b)将预干燥的所述发酵大豆粕涡流转移到干燥设备中;以及
(c)使所述发酵大豆粕在所述干燥设备中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a1)向所述大豆粕中添加水,接着热处理;(a2)用发酵微生物接种经热处理的大豆粕;以及(a3)使接种有所述发酵微生物的所述大豆粕在固体培养基上发酵,以获得所述发酵大豆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1)通过添加水以使得大豆粕的水分含量在30%到80%范围内来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1)通过用70℃到130℃下的蒸汽或200℃到300℃下的过热蒸汽处理来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步骤(a1)与步骤(a2)之间使所述大豆粕冷却到30℃到5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2)通过用选自以下的发酵微生物接种所述大豆粕来进行:清酒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vis)、胚芽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克劳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和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2)通过用所述发酵微生物接种所述大豆粕以使得所述大豆粕中所含有的所述微生物的细胞数变为105到109CFU/g来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3)通过使所述大豆粕在20℃到50℃的温度下发酵12到72小时来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施用70℃到80℃的热气持续60到90分钟来调节所述发酵大豆粕的水分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通过使所述发酵大豆粕在75℃到90℃的温度下干燥10到35分钟来进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通过多腔室型连续干燥设备来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腔室型连续干燥设备是分隔成三个区域(区域#1、#2和#3)的干燥设备,在每一个区域中包括加热器管作为辅助热源,并且精确调节每一区域的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使用所述多腔室型连续干燥设备时,所述干燥通过将区域#1的发酵材料温度维持在68℃到76℃下来进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酵大豆粕的最终水分含量是3.9%到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未经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61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母畜排卵的酵母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饲料蛋白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