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实蝇种类的集成流路芯片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19803.0 申请日: 2015-04-30
公开(公告)号: CN104894237B 公开(公告)日: 2018-01-02
发明(设计)人: 李志红;姜帆;朱水芳;付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C40B40/06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代理人: 关畅,白艳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鉴定 种类 集成 芯片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实蝇种类的集成流路芯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实蝇(Fruit Flies)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全世界广泛分布,多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实蝇科约有500属4500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实蝇达250余种,有些实蝇对水果生产会造成毁灭性灾害。世界上具有经济重要性的实蝇主要有5个属,分别是按实蝇属(Anastrepha)、果实蝇属(Bactrocera)、小条实蝇属(Ceratitis)、寡鬃实蝇属(Dacus)和绕实蝇属(Rhagoletis)。

在我国现行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检疫性实蝇包含按实蝇属、果实蝇属、小条实蝇属、寡鬃实蝇(非中国种)、绕实蝇(非中国种)、欧非枣实蝇、枣实蝇、橘实锤腹实蝇、甜瓜迷实蝇及番木瓜长尾实蝇等10个种属;全国农业检疫性实蝇及林业检疫性实蝇分别各有1个种,即蜜柑大实蝇和枣实蝇;在农业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包括3种实蝇类害虫,分别为橘小实蝇、瓜实蝇和枣实蝇。

由于口岸截获的实蝇多为形态上难以区分的非成虫态,一般需经1-2周饲养为成虫后才能被准确鉴定,极大降低了检疫工作的时效性。传统的实蝇鉴定工作主要依靠形态学特征,但由于实蝇种类多,区分不同实蝇种类之间的形态学差别往往非常细微和复杂,有的种类还需借助分布和寄主信息才能区分,有的种类的分类地位仍较为混乱,且实蝇新属和新种的描述还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复合体种类的分类还存在争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实蝇传统形态鉴定带来了极大的阻碍。随着国际果蔬贸易的发展,实蝇类害虫传入我国的风险显著增加,其检疫鉴定特别是快速鉴定的需求愈发迫切。

集成流路(Integrated Fluidic Circuit,IFC)芯片是一种利用具有高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采用多层软刻蚀技术在芯片上设计并加工成高密度的微泵微阀结构,通过控制微泵微阀的关闭和开启,快速准确地将反应液分成若干独立的纳升量级反应单元,实现多步平行进行的通量高、体积小的PCR反应平台。

集成流体通路技术自出现以来,受到了科学界的格外青睐,该领域内的全球各大公司也相继推出了商业化产品。2006年,美国Fluidigm公司率先推出基于IFC技术的BioMarkTM基因分析系统,该系统是集成IFC技术、Real-Time PCR技术和基因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技术平台,由BioMarkTM Real-Time PCR系统、IFC芯片、IFC控制器和数据分析软件4部分构成。其中,48.48IFC动态芯片可同时进行2304个实时荧光PCR反应。

目前,以IFC芯片为反应平台的多种PCR技术已在医学诊断、基因分型、单细胞基因表达、转基因检测、环境微生物检测、下一代测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在昆虫分子鉴定方面的应用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定实蝇种类的成套引物和探针。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鉴定实蝇种类的成套引物和探针由27个引物探针组组成。

上述成套引物和探针中,

所述引物探针组1为SEQ ID No.1所示的引物1-1、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1-2和SEQ ID No.3所示的探针1组成;

所述引物探针组2为SEQ ID No.4所示的引物2-1、SEQ ID No.5所示的引物2-2和SEQ ID No.6所示的探针2组成;

所述引物探针组3为SEQ ID No.7所示的引物3-1、SEQ ID No.8所示的引物3-2和SEQ ID No.9所示的探针3组成;

所述引物探针组4为SEQ ID No.10所示的引物4-1、SEQ ID No.11所示的引物4-2和SEQ ID No.12所示的探针4组成;

所述引物探针组5为SEQ ID No.13所示的引物5-1、SEQ ID No.14所示的引物5-2和SEQ ID No.15所示的探针5组成;

所述引物探针组6为SEQ ID No.16所示的引物6-1、SEQ ID No.17所示的引物6-2和SEQ ID No.18所示的探针6组成;

所述引物探针组7为SEQ ID No.19所示的引物7-1、SEQ ID No.20所示的引物7-2和SEQ ID No.21所示的探针7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9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