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16512.6 申请日: 2015-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4800739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9
发明(设计)人: 康莉 申请(专利权)人: 康莉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分类号: A61K36/9064;A61P19/08;A61K35/57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骨折 中药 组合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的属于纯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骨折一症现代医学主要采用输液加抗菌消炎止痛类药物治疗,整合复位,甚者采取手术治疗,靠自身恢复,保守疗法,这样,对患者恢复不利,会延长骨骼的愈合时间,甚者,发为骨髓炎,成为难治之症,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传统医学对骨折主要用补肝肾,强筋骨,舒筋活络,活血祛瘀止痛,接骨药为治疗大法,来治疗骨折的。诸如:用自然铜、土元、穿山甲、水蛭、乳香、没药、红花、桃仁、牛膝、香附、五加皮、威灵仙、鸡血藤、王不留行、川芎、当归、三七、血竭、熟地黄、桑寄生、杜仲、续断、补骨脂、骨碎补、马钱子、麝香等药物,甚至采用整骨紫金丹(医宗全览);七厘散《良方集腋》,接骨丸《河北万岁医药集团》,小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治疗之,其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具有治愈慢,治愈率低的缺点。到现在,在骨折方面传统医学没有离开补肝肾,强筋骨,舒筋活络,活血祛瘀止痛,接骨药为治疗骨折的这一治疗原则,其实治疗效果也不理想,也存在立论不清,治则不准,用药不对症,治愈慢的缺点。本人几经研究发现,经对大量骨折予以补脾开胃,消食化积,活血祛瘀,可以生精血,长肌肉,促进肌肉骨骼的快速生长,骨折愈合效果是显著的。骨折的主要症状:骨折,局部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异常活动及轴心叩击痛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折治愈快,治愈率高,效果显著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黄芪450、太子参450、焙大枣200、大枣500、黄精450、龙眼肉450、莲子450、锡叶藤350、紫苏300、大头陈300、千斤拨500、飞来参300、芡实300、生山楂500、焙鸡内金100、鸡内金300、焙麦芽100、麦芽300、厚朴150、焙草豆蔻100、草豆蔻300、茯苓500、棉花根300、焙砂仁100、砂仁300、蛇泡簕200、盐双柏200、三七500、虎杖200、白枪杆250、甘草120。首先将焙大枣、焙鸡内金、焙麦芽、焙草豆蔻、焙砂仁、三七共粉碎过200目筛,将所得药粉收瓶备用,然后将黄芪、太子参、黄精、大枣、鸡内金、砂仁、龙眼肉、莲子、锡叶藤、紫苏、大头陈、千斤拨、麦芽、飞来参、芡实、生山楂、厚朴、茯苓、草豆蔻、棉花根、蛇泡簕、盐双柏、虎杖、白枪杆、甘草放进砂锅内,然后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5厘米浸泡20分钟把水倒掉,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5厘米,盖上砂锅盖,用武火熬开,改用中火熬15分钟,再改用文火熬25分钟把药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开,改用文火熬25分钟,然后把药液倒出,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开,改用文火熬25分钟,然后把药液倒出,而后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熬的药液一块倒进砂锅内沉淀48个小时,取上清液倒进砂锅内,用武火熬开,改用文火熬药液至稀糊时,迅速把焙大枣、焙鸡内金、焙麦芽、焙草豆蔻、焙砂仁、三七共粉碎过200目筛所得药粉放进正在熬着的砂锅内,并迅速搅拌使药粉和熬成稀糊的药液充分混合均匀,待熬至成药膏时立即停火,倒出阴干或放在烘箱内烘干,烘箱的温度在45-55℃之间,然后将干了的药膏粉碎过300目筛既得药粉,然后将药粉炼蜜为丸,每丸9克。

说明:本发明的中药原料的“重量”是以“克”为单位计算的。

服用方法:1日2次,每次1丸,早、晚饭后温开水服下。

治疗疗程:7天为1个疗程,,轻者1-2个疗程可治愈,重者,2-4个疗程可治愈。

治疗效果:有效率100%,治愈率100%。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骨折,主治:接骨,骨折,骨折引起的瘀血、肿痛等症状。

本发明具有健脾益气,开胃消食,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止痛,接骨生肌,促进肌肉骨骼的快速生长,使骨折迅速愈合。

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骨折疗效明显,能使骨折迅速愈合。疗程短,疗效好,无刺激。

本发明的药物机理如下: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具有补脾益气,固表止汗,益气升阳,利水退肿,托疮排脓的功效。参考《中医方药学,广东中医学院编,广东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年6月第1版,19736月第1次印刷,见597-598页》

太子参: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具有健脾益气,生津的功效。(同上,见597页)

大枣:味甘、苦,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具有补脾益气,固表止汗,健脾燥湿的功效。(同上,见601-602页)焙大枣可增加健胃消食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莉,未经康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6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