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PIK3CA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13332.2 | 申请日: | 2015-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4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弢;李宗飞;孙爱娟;李杰;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为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贵君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pik3ca 基因突变 试剂盒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测PIK3CA基因突变的试剂盒,还涉及利用该试剂盒在非疾病诊断中检测PIK3CA基因突变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跃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近年来,手术治疗、化学药物疗法、放射线疗法飞速发展,却未能明显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期。近年来,随着以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代表的分子靶向疗法的兴起,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方式,同时使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预期有了一定的改善。
EGFR表达于正常上皮细胞表面,而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常过表达,EGFR的过表达和肿瘤细胞的转移、侵润、预后差有关。EGFR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Ras/Raf/MEK/ERK-MAPK通路,而另一条是PI3K/Akt/mTOR通路。
PI3K是一种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本身具有丝氨酸/苏氨酸(Ser/Thr)激酶的活性,也具有磷脂酰肌醇激酶的活性,调节细胞增殖、存活、迁移、调亡和细胞周期等多种生物学功能。PIK3CA基因是一种癌基因,一种脂质激酶编码基因,是逆转录病毒V-P3K癌基因在细胞内的同系物,定位于3q26.3,编码Ⅰ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p110催化亚单位,即PI3Kp110α。在PIK3CA基因的突变中,约80%的突变热点位于第9号外显子和第20号外显子中,造成了PI3K蛋白中相应螺旋区和激酶区氨基酸的改变。这些氨基酸的改变引起PI3K蛋白中催化亚基p110α异常激活。另外,与GTP结合的RAS蛋白直接与p110a结合,同时具有磷酸化酪氨酸酶残基的生长因子受体、连接蛋白、PI3Ks的调节亚单位p85也参与其中,共同通过复杂的机制过度活化PI3Ks,活化的PI3Ks进一步激活下游Akt等信号分子,活化的Akt通过磷酸化作用激活或抑制其下游靶蛋白进而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迁移等,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中的PI3K基因常被异常激活,其突变体的产生会使患者对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拉帕替尼(Lapatinib)产生耐药性。PI3K基因突变在其它癌症中也都有报道,包括乳腺癌、脑癌、肝癌、胃癌和肺癌,其中PI3K在乳腺癌的突变率可高达40%。
各种来源的癌症组织是检测突变的最佳样本,但部分中晚期患者难以得到较佳的病理组织,检测血浆中来自肿瘤的DNA是否有突变是一种趋势。肿瘤患者的血浆循环DNA,亦称非细胞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中包含肿瘤起源的DNA,与原发肿瘤基因组DNA具有相同的遗传特征。肿瘤cfDNA包括来源于正常细胞的野生型DNA和肿瘤细胞DNA,多项研究表明肿瘤患者血浆中可以检测到与自身肿瘤相一致的DNA突变。
因此,检测组织或血浆PIK3CA基因突变对于癌症早期发现与指导病人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前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测序法。直接测序法的原理是:首先针对突变位点设计引物(每个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引物所对应的产物尽可能的包含突变位点所在的位置),然后通过简单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产物,最后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并且对测序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初步分析完成后,对一些可能的突变样品的PCR产物,需要对目的条带进行切胶回收;回收后的PCR产物连接克隆载体;挑选阳性克隆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此过程比较繁琐、耗时长,而且由于测序方法本身的限制导致其灵敏度不高,只能对含量大于20%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因此,此法不适合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大量的临床样本分析。
(2)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DHPLC)。该方法的原理是基于发生错配的杂合双链DNA与完全匹配的纯合双链DNA解链特征的差异将他们分离开。由于杂合双链在突变位点处出现错配,更易于形成“Y”形结构,与固定相的结合能力降低,因此杂合DNA链要比纯合DNA链优先洗脱出来,通过洗脱峰的不同判断有无突变存在。DHPLC可检测出含有单个检测的突变、插入或者缺失的异源双链片段。该法对已知和未知的突变位点均可以检测,敏感性在5%左右,但检测过程中需要打开反应管,容易造成污染,而且阳性结果不能确认其具体未知,最终还需测序确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为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为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3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电脑全自动电磁加热开水炉
- 下一篇:空调室外机固定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