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65(t)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6722.7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4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静;陆晓春;赵家铭;张丽霞;马作斌;丛玲;王平;白春明;朱振兴;王春语;李丹;李金红;于惠琳;王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郑文静;陆晓春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6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携带 稻瘟病 基因 pi65 水稻 新品种 分子 育种 方法 | ||
1.一种用于检测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65(t)是否存在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2.一种检测水稻亲本中是否存在抗稻瘟病基因Pi65(t)的方法,以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序列为引物,扩增待检测基因组DNA,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分离,只获得片段长度为139bp扩增子的即为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65(t)。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扩增子包含长度分别为139bp及120bp两条片段的水稻亲本即为不含有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65(t)而含有其感病等位基因。
4.一种检测水稻杂交后代DNA中是否存在纯合抗稻瘟病基因Pi65(t)的方法,以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序列为引物,扩增待检测基因组DNA,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分离,只获得片段长度为139bp扩增子的即为含有纯合抗稻瘟病基因Pi65(t)。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扩增子包含长度分别为139bp及120bp两条片段的水稻杂交后代即为不含有纯合抗稻瘟病基因Pi65(t)而含有其感病等位基因或杂合抗稻瘟病基因Pi65(t)。
6.一种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65(t)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育种方法,以港育129为父本,与其他水稻品种杂交,F1代与该品种回交,获BC1F1,取BC1F1单核靠边期花药进行小孢子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提取各植株DNA,以SEQ ID NO:1和SEQ ID NO:2为引物进行PCR扩增,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分离,只获得片段长度为139bp扩增子的对应个体即为含有纯合抗稻瘟病基因Pi65(t)的品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郑文静;陆晓春,未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郑文静;陆晓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67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