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镍奥氏体气阀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76213.4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治愿;宫友军;益帼;郑传波;张国付;沈国平;张竞;涂玉国;翟德建;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源特钢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54 | 分类号: | C22C38/54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7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气阀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镍奥氏体气阀合金,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含有C:0.02~0.08%,Ni:28.0~35.0%,Cr:12.0~17.0%,Al:1.5~2.5%,Ti:2.5~3.5%,W与Mo重量百分比之和:0.4~1.02%,Nb与Cu重量百分比之和:0.3~0.9%、并且Cu≤0.3%, Y:0.05~0.2%,Hf:0.05~0.3%,B:0.001~0.005%, Mn≤0.4%,Si≤0.3%,S≤0.02%,P≤0.02%,O≤0.02%,N≤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含量≤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镍奥氏体气阀合金,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含有Ni:31%,Cr:14%,C:0.04%,Al:2%,Ti:2.6%,W:0.1%,Mo:0.7%,Nb:0.7%,Cu:0.1%,Y:0.15%,Hf:0.14%,B:0.003%,Mn:0.3%,Si:0.1%,S≤0.02%,P≤0.02%,O≤0.02%,N≤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含量≤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镍奥氏体气阀合金,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含有Ni:29%,Cr:15%,C:0.03%,Al:1.8%,Ti:2.7%,W:0.5%,Mo:0.6%,Nb:0.5%,Cu:0.2%,Y:0.13%,Hf:0.12%,B:0.002%,Mn:0.3%,Si:0.2%,S≤0.02%,P≤0.02%,O≤0.02%,N≤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含量≤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镍奥氏体气阀合金,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含有Ni:35%,Cr:17%,C:0.06%,Al:2.1%,Ti:3.0%,W:0.3%,Mo:0.4%,Nb:0.6%,Cu:0.1%,Y:0.12%,Hf:0.13%,B:0.003%,Mn:0.2%,Si:0.2%,S≤0.02%,P≤0.02%,O≤0.02%,N≤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含量≤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镍奥氏体气阀合金,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含有Ni:35%,Cr:17%,C:0.06%,Al:1.9%,Ti:2.7%,Mo:0.6%,Nb:0.5%,Cu:0.1%,Y:0.11%,Hf:0.11%,B:0.0035%,Mn:0.2%,Si:0.2%,S≤0.02%,P≤0.02%,O≤0.02%,N≤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含量≤0.3%。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低镍奥氏体气阀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顺序包括如下步骤:真空感应熔炼并浇铸电极、电渣重熔、热锻、方坯超声波探伤、方锭局部修磨、热轧、在线温度补偿、热轧盘条、固溶、矫直、磨制、水洗直条、涡流探伤、超声波探伤、检验、包装、入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镍奥氏体气阀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渣重熔步骤中渣系的重量组份配比要求为: CaF2含量控制在小于80%且大于60%,CaO含量控制在小于15%且大于5%,Al2O3控制在小于15%且大于5%,MgO含量控制在10%以内,TiO2含量控制在10质量%以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镍奥氏体气阀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渣重熔步骤中渣系的重量组份配比为:CaF2:Al2O3:CaO:MgO:TiO2 =70%:10%:10%:5%: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镍奥氏体气阀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线温度补偿步骤中,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确保气阀合金的温度在热轧工艺规范范围(1010℃~1060℃),轧制过程中实时在线监测合金的温度,通过控制轧制速率保持轧制线上低镍奥氏体气阀合金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源特钢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申源特钢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62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