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化75号钢奥氏体晶粒的加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1250.0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亓海全;焦慧彬;周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6/00 | 分类号: | C21D6/00;C21D1/34;C21D1/42;C21D1/19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化 75 奥氏体 晶粒 加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热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细化75号钢奥氏体晶粒的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75号钢是中碳优质碳素结构钢,通常在调质或正火状态下使用,综合力学性能好,广泛应用于制造活塞、弹簧等零件。在调质或正火处理时,为了获得良好的韧性和硬度等性能要求,人们希望在加热时能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影响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因素有加热制度和原始组织等,因此细化75号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传统热处理工艺有快速加热短时保温、降低加热温度和循环加热淬火等手段。但是上述工艺方法存在奥氏体未充分均匀化、保温时间长、细化晶粒效果有限等问题。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细化75号钢奥氏体晶粒的加热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基于奥氏体形核长大理论,提供一种75号钢奥氏体晶粒的加热方法。
具体步骤为:
(1)采用电接触加热或工频感应加热,加热速度为5~1000℃/秒,将75号钢快速加热至980~1000℃,保温1~5秒。
(2)将步骤(1)所得75号钢棒材进行分级冷却+短时保温,即首先快速冷却至950~980℃保温1~5秒,再快速冷却至900~950℃保温1~5秒,继续快速冷却至850~900℃保温1~5秒,最后快速冷却至780~820℃保温5~20秒,冷却速度均大于或等于10℃/秒。
(3)将步骤(2)所得75号钢进行油淬或快速移至炉膛温度为780~820℃的井式炉或台式炉中保温5~60分钟后空冷或油淬,奥氏体晶粒度能达到10~15级。
本发明与现有的75号钢热处理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工艺简单,无需增加复杂设备,成本较低,对生产工艺流程影响不大。
(2)能使传统热处理后的奥氏体晶粒度由8~10级提高到10~15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采用电接触加热,加热速度为100℃/秒,将Φ10mm×30mm的75号钢圆棒材快速加热至1000℃,保温2秒。
(2)将步骤(1)所得75号钢圆棒材进行分级冷却+短时保温,即首先快速冷却至950℃保温2秒,再快速冷却至900℃保温2秒,继续快速冷却至850℃保温4秒,最后快速冷却至810℃保温10秒,冷却速度均为20℃/秒。
(3)将步骤(2)所得75号钢圆棒材进行油淬或快速移至炉膛温度为800℃的井式炉中保温10分钟,然后油淬,奥氏体晶粒度为15级。
实施例2:
(1)采用采用工频感应加热,加热速度为100℃/秒,将Φ10mm×30mm的75号钢圆棒材快速加热至1000℃,保温2秒。
(2)将步骤(1)所得75号钢圆棒材进行分级冷却+短时保温,即首先快速冷却至950℃保温2秒,再快速冷却至900℃保温4秒,继续快速冷却至850℃保温4秒,最后快速冷却至810℃保温10秒,冷却速度均为10℃/秒。
(3)将步骤(2)所得75号钢圆棒材进行油淬,奥氏体晶粒度为14级。
实施例3:
(1)采用电致快速加热,加热速度为100℃/秒,将Φ10mm×30mm的75号钢圆棒材快速加热至1000℃,保温2秒。
(2)将步骤(1)所得75号钢圆棒材进行分级冷却+短时保温,即首先快速冷却至950℃保温2秒,再快速冷却至900℃保温2秒,继续快速冷却至850℃保温4秒,最后快速冷却至810℃保温10秒,冷却速度均为20℃/秒。
(3)将步骤(2)所得75号钢圆棒材进行油淬或快速移至炉膛温度为800℃的井式炉中保温10分钟,然后油淬,奥氏体晶粒度为15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1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细化60号钢奥氏体晶粒的加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