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蝉花菌素及其制备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5520.7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2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贺亮;李卫旗;程俊文;韩素芳;韦朝阳;王衍彬;钱华;陈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C12P19/04;C12R1/79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素 及其 制备 用途 | ||
1.一种蝉花菌素,其特征在于,由重量百分含量为99%以上的多糖组成;所述的多糖的组成为甘露糖、半乳糖、鼠李糖和葡萄糖,其中,甘露糖、半乳糖、鼠李糖和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20-50.20:5.50-8.30:2.10-2.60:0.80-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蝉花菌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露糖为α-甘露糖;所述的半乳糖为α-半乳糖;所述的鼠李糖为β-鼠李糖;所述的葡萄糖为α-葡萄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蝉花菌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露糖为α-D-甘露糖;所述的半乳糖为α-D-半乳糖;所述的鼠李糖为β-L-鼠李糖;所述的葡萄糖为α-D-葡萄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蝉花菌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糖的结构单元中主链结构为(1→4)连接β-L-鼠李糖残基和(1→6)连接的α-D-甘露糖残基,支链为(1→4)连接的α-D-半乳糖残基和端基α-D-葡萄糖,支链连接在α-D-甘露糖残基的O-3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蝉花菌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蝉花菌素的重均分子量为25KDa-40KD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蝉花菌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蝉花菌素的重均分子量为29.4KDa-30.9KDa。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蝉花菌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深层发酵:在培养基中接入蝉拟青霉菌种,接种量5%-10%,在18℃-26℃条件下,静置培养6天-12天,得到蝉拟青霉发酵菌丝体;其中所用的培养基包含:葡萄糖10%-20%、酵母粉5%-10%、蛋白胨3%-9%、蝉蛹粉0.2%-1.0%、KH2PO4 0.5%-1.2%和MgSO4.7H2O 0.1%-0.8%;
(2)提取:将步骤(1)中的蝉拟青霉发酵菌丝体粉碎后,加入蒸馏水形成料液,70℃-90℃提取、离心,所得提取液浓缩,得到浓缩液,再加入乙醇水溶液,搅拌混匀,沉淀过夜,离心,取离心所得沉淀得到一次蝉拟青霉菌丝体粗多糖;
(3)去蛋白:将步骤(2)所得的一次蝉拟青霉菌丝体粗多糖的水溶液用蛋白酶酶解,灭酶并离心除去变性蛋白和酶,离心所得上清液再用有机溶剂离心除去下层有机相和中间的蛋白层,重复用有机溶剂离心的步骤直至无白色沉淀产生,得到提取液;
(4)透析:步骤(3)所得的提取液用孔径为3000Da-6000Da的透析袋在去离子水中透析,收集透析后的提取液,真空冷冻干燥得二次蝉拟青霉菌丝体粗多糖;
(5)纯化:将步骤(4)得到的二次蝉拟青霉菌丝体粗多糖用去离子水溶解得到二次蝉拟青霉菌丝体粗多糖水溶液,经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琼脂糖离子交换层析柱层析,收集的洗脱液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收集第二洗脱峰的洗脱液经凝胶过滤层析,凝胶过滤层析所收集的洗脱液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收集富含多糖的洗脱液,经浓缩、透析和冻干得到白色疏松絮状蝉拟青霉菌丝体多糖,即蝉花菌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蝉花菌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蛋白酶为胰蛋白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蝉花菌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蛋白酶的重量为一次蝉拟青霉菌丝体粗多糖重量的1%-2%。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蝉花菌素在作为抗氧化剂或者制备抗氧化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55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