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实现眼球控制智能终端的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0116.2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1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露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87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眼球 追踪 实现 控制 智能 终端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控制及设备领域,具体的为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实现眼球控制智能终端的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智能终端普及率较高,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特别是智能终端,无论在候车厅、候车站,甚至公交、地铁上,智能终端用户都高频率的使用智能终端,智能终端需要手持触控进行阅读和使用,在某些使用者不便于握持智能终端的情况下,即使已经实现了人机语音控制功能,但在嘈杂或者需要安静的环境下,上述控制技术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现有技术中设定的对智能终端的操作方式对用户来说在某些情况下极为不方便。
申请号为CN20141009309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在屏幕上显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为设置有眼球追踪传感器和屏幕的电子终端,由于该终端的功能模块较多,使得该终端结构复杂,造价和普及难度高,不利于其市场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对智能终端的操控效果不理想、可实现眼球追踪控制的电子终端功能模块多,造价和普及难度高,不利于其市场推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实现眼球控制智能终端的设备及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实现眼球控制智能终端的设备及方法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实现眼球控制智能终端的方法,用于一种穿戴设备,以实现该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无线数据传输,达到控制智能终端和获得智能终端上信息的目的,包括以下步骤:
A、与智能终端建立无线数据连接,从智能终端的处理器上读取到屏幕显示数据输出;
B、将以上屏幕显示数据输出实时显示到穿戴设备上;
C、使用者以穿戴设备上的图像显示为眼睛的被测对象,穿戴设备识别使用者的眼球动作或直视到的穿戴设备显示屏幕上的区域,并将眼球的动作或作用的区域信号无线传输给智能终端;
D、智能终端根据以上眼球动作信号或作用的区域信号为参考量,实现智能终端的功能操作和屏幕显示切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设备: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实现眼球控制智能终端的设备,该设备为佩戴在使用者眼前的一种穿戴设备,所述穿戴设备包括穿戴设备本体,所述穿戴设备本体上固定有显示屏、无线通讯模块、眼球追踪传感器、供电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显示屏、无线通讯模块、眼球追踪传感器和处理模块的电能输入端均连接在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上,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无线收发模块,且无线通讯模块、眼球追踪传感器和显示屏的信号端均连接在处理模块的信号端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步骤C中还包括用于眼球状态捕捉校准的眼球追踪校准步骤。
所述眼球追踪校准步骤为在穿戴设备屏幕上的不同位置显示多个校准点,所述校准点以不同的形状、颜色或状态显示,当操作者的眼球直视某个点超过第一时间阀值t后,对应的校准点的形状、颜色或状态发生改变。
当每个校准点的形状、颜色或状态发生改变后,完成眼球追踪校准。
穿戴设备屏幕的边缘和中央均分布有校准点,且所述第一时间阀值t不大于1.5秒。
所述无线数据连接为Wi-Fi数据连接或蓝牙数据连接。
在步骤C中,所述穿戴设备的屏幕上还显示有与眼球动作对应的光标;所述光标根据眼球直视点的位置改变而在穿戴设备的屏幕上移动,当光标在某个位置停留时间超过第二时间阀值t1后,光标完成单击操作。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通讯模块或蓝牙通讯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电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实现眼球控制智能终端的设备及方法,该方法利用现有人们普遍使用的智能终端,将智能终端内置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穿戴设备相连,实现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双向数据连接,该数据连接包括智能终端屏幕显示信号输出连接和控制信号数据连接,并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眼球动作识别,实现眼球动作控制智能终端,以优化智能终端控制的便捷性和获取智能终端上信息的便捷性。
以上方法实现发明目的所需要的硬件简单,同时将眼球动作识别部件设置在穿戴设备上,在眼球动作时,眼球相对于识别点的角速度大、距离近,便于减少采用此方法实现智能终端控制和信息采集时发生误操作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露,未经王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农业机械用平台
- 下一篇:一种方向盘后驱式小型拖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