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着剂组合物及粘着片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63124.2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征太郎;大高翔;宫田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171/02 | 分类号: | C09J171/02;B32B27/00;B32B27/30;C09J7/02;C09J11/06;C09J11/08;C09J133/02;C09J17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张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着 组合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着剂组合物及粘着片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即使固化催化剂的添加量为少量,或即使未添加固化催化剂时,仍可取得良好恒负载性等的粘着剂组合物及使用该粘着剂组合物而形成的粘着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粘着片由于具有通过压紧即可容易贴附于被粘物的优点,因此在诸多的领域中用作显示用标签或电子零件粘接材料等。
在此,这种粘着片则除了良好的粘着力之外,还要求在对于粘接面即使经过长时间施以应力负荷的情况下,仍不会加速性地剥离或产生偏移,而具有良好恒负载性。
因此,例如,为了提升抗排斥性,已提案有具有规定的恒负载性的两面粘着带(例如,专利文献1)。
更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两面粘着带,其为固定夹持于粘着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框体而使用的两面粘着带,且具有频率1Hz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存在于-40~-22℃的温度区域,凝胶分率为15~45%。
此外,已提案出使用包含规定的末端甲硅烷基(silyl)聚合物作为主剂的粘着剂组合物而形成的粘着片(例如,专利文献2)。
更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将均匀混合在主链或侧链具有氨基甲酸酯键及/或脲键,且于末端含有水解性甲硅烷基的末端甲硅烷基聚合物100质量份、增粘树脂10~150质量份、选自由三氟化硼及/或其络合物、氟化剂及氟类无机酸的碱金属盐所构成的组中的氟类化合物0.001~10质量份而形成的粘着剂前驱物涂布于带基材或片基材的表面后,通过使该末端甲硅烷基聚合物固化,而将该粘着剂前驱物作成粘着剂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45074号公报(申请专利范围)
专利文献2:WO2010/038715号公报(申请专利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两面粘着带虽具有一定程度的恒负载性,但由于粘着剂层的凝胶分率较低,故在加工成辊形状时,则会出现伴随时间经过,构成粘着剂层的粘着剂组合物会有容易从侧面渗出的问题。因此,虽尝试在粘着剂组合物中添加相当多的交联剂而提高凝聚力,但会出现粘着特性极度低下的新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粘着片中,则必须以规定量添加三氟化硼或氟化剂等氟化合物作为用以提高末端甲硅烷基聚合物中的末端甲硅烷基的反应性的固化催化剂,故有出现制造成本变高、反应变得难以控制,且根据固化催化剂的种类而有操作性变得困难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发明人们鉴于以上情况,经过精心努力,发现通过对末端甲硅烷基聚合物添加规定的丙烯酸类共聚物及增粘树脂,即使固化催化剂的添加量为少量,或未添加固化催化剂时,仍可取得良好恒负载性等,进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维持良好粘着特性的状态下,可取得良好恒负载性的粘着剂组合物及使用该粘着剂组合物而形成的粘着片的有效的制造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粘着剂组合物,进而能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该粘着剂组合物,其为至少包含(A)成分的末端甲硅烷基聚合物、(B)成分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及(C)成分的增粘树脂,其特征为(A)成分的末端甲硅烷基聚合物为于主链中具有聚氧亚烷基结构,且于主链的一部分或侧链具有氨基甲酸酯键及脲键、或其中任意一种,并且于主链的两末端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水解性甲硅烷基,(B)成分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来自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部分,且相对于(A)~(C)成分的总量,(D)成分的固化催化剂的添加量为0或大于0、且0.1重量%以下的值;
[化学式1]
通式(1)中,X1及X2独立地为羟基或烷氧基,R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
即,本发明的粘着剂组合物,通过对(A)成分的末端甲硅烷基聚合物添加(B)成分的规定的丙烯酸类共聚物及(C)成分的增粘树脂,即便尽可能地减少(D)成分的固化催化剂的添加量,(B)成分的规定的丙烯酸类共聚物仍可发挥水解性甲硅烷基的反应中的催化效果,并同时发挥良好粘着特性。
因此,在粘着片中,固化催化剂的添加量即使为少量,或未添加固化催化剂时,仍可在维持各自的良好粘着特性的状态下,取得良好恒负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3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接头
- 下一篇:用来在以太无源光网络中L3-感知交换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