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饱和醛和/或不饱和羧酸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0811.2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5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中泽佑太;仓上龙彦;白石一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27/14 | 分类号: | C07C27/14;B01J23/88;B01J35/02;C07C45/35;C07C47/22;C07C51/21;C07C57/05;C07B6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饱和 羧酸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在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存在下利用分子态氧或含 分子态氧的气体将烯烃气相催化部分氧化以制造对应的不饱和醛和/或 不饱和羧酸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分子态氧将丙烯气相催化部分氧化而在工业上制造丙烯醛和 丙烯酸时,产生各种问题。作为问题之一,已知随着复合金属氧化物 催化剂(以下记作“催化剂”)所处的温度升高,催化剂的劣化加速。 另外,还广泛已知由于过度的氧化反应得到促进,因而目标产物收率 下降。因此,在原料浓度、空速高的高负荷的状况下,为了提高目标 产物的生产率,需要提高反应浴温度以将催化剂的反应速度保持在高 水平,但是如上所述,反应浴温度高时,有催化剂寿命变短的问题。 此外,由于丙烯等的气相催化部分氧化是放热反应,因此在催化剂层 中产生局部的高温部(热点),催化剂劣化和收率下降变得显著。对 于这些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 中记载了如下方法:准备占有体积和煅烧温度、和/或碱金属元素的种 类和/或量不同的多种催化剂,并且以在多管式氧化反应器的管轴方向 上活性从原料气体入口向出口升高的方式进行填充,由此抑制热点温 度。该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导入高浓度的原料气体的入口侧填充 抑制了活性的催化剂而抑制过度放热。然而,通过占有体积进行的活 性调节中,由于反应管径而使催化剂的占有体积的尺寸受到限制,因 此有时得不到充分的效果,或者有可能由于催化剂未被均匀填充因而 未实现所设计的反应区,从而未发挥充分的催化剂性能。另外,专利 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方法:通过从原料气体入口侧向出口侧增加催化 剂的负载量而使催化剂活性带有顺序,由此抑制原料气体入口侧处的 热点温度,从而在填充有高活性的催化剂的出口侧使气相催化部分氧 化反应达到工艺上所需要的原料转化率。然而存在如下问题:低负载 量的原料气体入口侧的催化剂的寿命短,另一方面,原料气体出口侧 的催化剂的活性成分量多,因此催化剂活性成分的层变厚,由此反应 热在催化剂内蓄积,从而选择性下降。另外,根据专利文献3,记载了 通过使用环形催化剂来抑制热点温度,从而可以应对高负荷的状况下 的反应的方法。然而,环形催化剂在向多管式氧化反应器中填充时从 形状的特性方面考虑难以均匀填充。另外,从成形方法的特性上考虑, 由于机械强度低,因而催化剂崩解而发生粉化,不仅堵塞反应管,而 且催化剂活性成分脱落,由此不能充分发挥催化剂性能也是一大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沿管轴方向将各反应管内 的催化剂层分割设置2层以上的反应带中,通过以铋和铁的总量从原 料气体入口向出口减少的方式填充改变了铋和铁后的催化剂,由此抑 制钼成分的升华,从而可以长期稳定且高收率地制造丙烯醛和丙烯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263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921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7-51156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0488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化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0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