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后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7136.1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藤原诚;堀谦一;木村英智;胜又康介;远藤雄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B60J5/10;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后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车辆尾门的上缘部设置扰流板,在该扰流板的两端设置比该扰流板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导流板这一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1/018566国际公开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要沿着尾门的车宽方向上的侧缘部设置后组合灯等功能部件的情况下,由于在扰流板的两端设置导流板,所以该功能部件会与导流板相干涉。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存在不能使功能部件与导流板双方以互不干涉的方式设置在车辆后部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将提供能够使功能部件与导流板双方以互不干涉的方式设置在车辆后部的车辆后部结构作为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方式为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后部开口,其设于车辆后部;开闭门,其对上述后部开口进行开闭;扰流板,其设于上述开闭门的上端部;以及导流板,其设于上述扰流板的下方;上述导流板从上述扰流板的下表面沿上述开闭门的外表面向下方延伸,且配置在从上述扰流板的车宽方向端部仅以预先确定的距离偏靠车宽方向中央部侧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导流板配置在从扰流板的车宽方向端部仅以预先确定的距离偏靠车宽方向中央部侧的位置。因此,即使沿着开闭门的车宽方向的侧缘部设置后组合灯等功能部件,也能够防止功能部件与导流板互相干涉。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开闭门具有:车窗开口;车窗面板,其以覆盖上述车窗开口的方式设置;以及功能部件,其与上述车窗面板相比设于车宽方向外侧,上述功能部件的长边方向沿上述车窗面板的侧缘部延伸,上述导流板配置于上述功能部件的与上述车窗面板侧端部相比靠车宽方向中央部侧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由于功能部件与导流板不重叠,所以即使设置导流板也能够防止其妨碍功能部件的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功能部件还具有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部侧向车辆后方侧伸出的导风面,上述导流板还具有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部侧向车辆后方侧伸出的引导面,上述引导面在车宽方向上与上述导风面并列,在上述功能部件以及上述导流板的各自的车宽方向的相同侧形成上述导风面以及上述引导面
在本发明中,由导风面向车辆后方引导的行驶风从该导风面离开之后,能够通过引导面防止其反绕回开闭门的外表面侧。
在上述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开闭门具有:车窗开口;以及车窗面板,其以覆盖上述车窗开口的方式设置,上述导流板从车辆后方观察,配置于与上述车窗面板重合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由于从车辆后方观察,导流板配置于与车窗面板重合的位置,所以能够使用相同规格的车窗面板,分别制造设置了导流板的规格的车辆和没有设置导流板的规格的车辆。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还具有弹性部件,其夹装在上述导流板与上述车窗面板之间。
在本发明中,通过弹性部件,能够防止车窗面板上的导流板的震动、或者车窗面板与导流板之间发出碰撞声。
在上述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扰流板还具有:扰流板主体,其表面构成上述扰流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下表面的一部分,且在上述下表面侧形成有开口;以及罩部件,其覆盖上述开口的一部分,上述导流板覆盖上述开口的剩余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中,由于导流板也覆盖扰流板主体的开口,所以能够使用于覆盖扰流板主体的开口的罩部件小型化。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导流板还具有:固定部,其在沿上述开口的缘部的部位固定于扰流板主体;以及抵接部,其与上述开口的缘部分离且在与上述罩部件相邻的部位,供上述罩部件从车外侧抵接。
在本发明中,能够在沿着开口的缘部的部位,通过固定部而将导流板牢固地安装在扰流板主体上。
另外,即使在拆下罩部件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固定部将导流板保持在扰流板主体上。
而且,在导流板之中的、与开口的缘部分离且没有通过固定部安装于扰流板主体的部位,能够通过抵接部防止导流板向车外侧变形。
因此,由于罩部件仅在抵接部与导流板抵接,所以能够使罩部件的组装性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抵接部也可以设于上述固定部的附近。
在本发明中,能够由罩部件更牢固地支持导流板。
在上述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扰流板还具有:扰流板主体,其表面构成上述扰流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下表面的一部分,且在上述下表面侧形成有开口;以及罩部件,其覆盖上述开口的一部分,上述导流板与上述罩部件一体地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7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导线的自行车架
- 下一篇:四周排水式厨房清洗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