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特性优异的无取向电磁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14256.6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9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尾田善彦;户田广朗;小关新司;平谷多津彦;中西匡;大久保智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2C38/06;C22C38/60;H01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利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性 优异 取向 电磁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特性优异的无取向电磁钢板,特别涉及磁通密度高的无取向电磁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对节能的要求增高,因此已经开始使用高效率感应电动机。对于该电动机,为了提高效率,增加了铁芯累积厚度、提高了线圈的填充率。而且,对于用于铁芯的电磁钢板也正在进行从现有的低级材料向铁损更低的高级材料的更替。
但是,从降低铜损的观点考虑,对于上述感应电动机芯材的原料的钢板而言,除了要求低铁损,还要求在设计磁通密度下的激磁有效电流较低。为了降低激磁电流而提高芯材的磁通密度是有效的。
另外,对于近年来快速普及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所使用的驱动电动机而言,由于在起动时、加速时需要高扭矩,因此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提高磁通密度。
作为磁通密度高的电磁钢板,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向Si≤4质量%的钢中添加了0.1~5质量%的Co的无取向电磁钢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294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Co的价格非常贵,因此在将专利文献1记载的材料应用于电动机的芯材时,存在制造成本显著增高的问题。因此,希望开发一种磁通密度得到提高、且不会增加制造成本的无取向电磁钢板。
另外,对于用于电动机的无取向电磁钢板而言,由于电动机旋转时激磁方向在板面内旋转,因此不仅是轧制方向(L方向),而且与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向(C方向)的磁特性也影响电动机的特性。因此,对于无取向电磁钢板而言,不仅希望L方向和C方向的磁特性优异,还非常希望L方向与C方向的磁特性之差较小,即,非常希望各向异性较小。
本申请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通密度得到提高、且不会增加制造成本的无取向电磁钢板。
解决课题的方法
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在降低了Al的钢中添加P,并进一步降低As,能够不需要特殊的添加元素而提高磁通密度,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一种无取向电磁钢板,其具有下述成分组成:含有C:0.01质量%以下、Si:1~4质量%、Mn:0.05~3质量%、P:0.03~0.2质量%、S:0.01质量%以下、Al:0.004质量%以下、N:0.005质量%以下、以及As:0.003质量%以下,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本发明的无取向电磁钢板除了上述成分组成以外,还含有选自Sb:0.001~0.1质量%和Sn:0.001~0.1质量%中的1种或2种。
另外,本发明的无取向电磁钢板除了上述成分组成以外,还含有选自Ca:0.001~0.005质量%和Mg:0.001~0.005质量%中的1种或2种。
另外,本发明的无取向电磁钢板在轧制方向(L方向)的磁通密度B50L和在与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向(C方向)的磁通密度B50C之比(B50L/B50C)为1.05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无取向电磁钢板的板厚为0.05~0.30mm。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廉价地提供具有高磁通密度的无取向电磁钢板,因此可以优选用作高效率感应电动机、要求高扭矩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要求高发电效率的高效率发电机的铁芯材料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Al和P的含量对磁通密度B50的影响的图表。
图2是示出Al和P的含量对磁通密度的各向异性(B50L/B50C)的影响的图表。
图3是示出As的含量对磁通密度B50的影响的图表。
图4是示出As的含量对磁通密度的各向异性(B50L/B50C)的影响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现本发明的开发的实验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4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