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倾翻装置及具有其的叉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6479.2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8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石春华;王喜恩;张春龙;郑宝;郑桂荣;王泽国;刘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12 | 分类号: | B66F9/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8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具有 叉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倾翻装置及具有其的叉车。
背景技术
目前叉车倾翻技术主要是货叉的倾翻,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1.倾翻铲斗以及倾翻属具倾翻角度有限,如用于叉车的整体式倾翻斗,倾翻角度只能向上倾翻45°,向下只能翻转50°,现在行业上的倾翻属具一般情况下只能向前倾翻45°,向后倾翻50°,旋转角度不能满足桶类属具的液体倾倒的需求。2.完成前倾和后倾需要的操纵空间比较大,不能在小空间场合使用,当配装有倾翻斗时,无法使用货叉叉取货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90°倾翻的倾翻装置及具有其的叉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倾翻装置,包括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叉杆上的属具,还包括倾翻挂架和安装在倾翻挂架上驱动所述属具倾翻的连杆机构,
所述倾翻挂架与货叉架总成固定连接;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杆 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与倾翻挂架铰接,倾翻挂架上设有驱动第一连杆另一端从而使第一连杆在倾翻挂架上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为金属材质。
所述货叉架总成与车体连接。
一种叉车,具有上述的倾翻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连杆机构的各连杆的转动角度较大,属具通过连杆驱动,增加了属具的翻转角度,实现了属具的90°倾翻;另通过长的连杆结构,使液压系统管路远离搬运区域,对液压系统管路及接头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将运动拆解为各个连杆的动作,连杆机构的各杆的活动空间均不大,因此整体对操作空间的需求也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倾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倾翻装置的货叉的前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倾翻装置的桶的倾翻状态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第一连杆,2、第四连杆,3、倾翻挂架,4、倾翻油缸,5、转轴,6、门架总成,7、前移挂架,8、货叉架总成,9、第三连杆,10、前移油缸,11、货叉,12、第五连杆,13、前移叉总成,14、连板,15、底座,16、安装座,17、桶,18、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倾翻装置,包括通过转轴5可转动地安装在叉杆上的属具, 该属具为桶17,还包括倾翻挂架3和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安装在倾翻挂架3上并能驱动桶17倾翻。
倾翻挂架3与货叉架总成8固定连接。
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18和第四连杆2,第四连杆2一端与转轴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8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8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一端铰接,第一连杆1与倾翻挂架3铰接,倾翻挂架3上设有驱动第一连杆1另一端从而使第一连杆1在倾翻挂架3上转动的驱动机构。
采用连杆机构,连杆的转动角度较大,桶17通过连杆驱动,增加了桶17翻转角度,实现了桶17的90°倾翻。
转轴5一端与第四连杆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桶17固定连接,转轴5中部穿过叉杆上的通孔,并能在通孔内转动。第四连杆2带动转轴5在叉杆上转动时,转轴5带动另一端的桶17倾翻。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为倾翻油缸4,倾翻油缸4的缸座与倾翻挂架3铰接,倾翻油缸4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杆1铰接。驱动机构也可采用其他驱动方式,如气缸等。
该连杆机构的尺寸要求应满足如下条件:
连杆机构为双摇杆机构,第一连杆1和第四连杆2为该机构的两个摇杆,驱动力由倾翻油缸4的液压传动力传递给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18为连杆架,倾翻挂架3的转动中心与转轴5的转动中心为机架,其长度以下简称为L,双摇杆机构中的每个摇杆都不能转动180°或者360°。
L2+L>L1+L18,如图3所示,满足双摇杆机构要求。
该尺寸范围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油缸的行程,并满足于上述公式。
桶17倾翻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6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