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车辆主动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5772.0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3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国鹏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35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毫米波 雷达 技术 车辆 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车辆主动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设备的大型化和高效率是现代化矿山的标志之一,但由于在矿区生产作业流程中,运输环节最为重要,而矿区内重型车辆较多,交通复杂,受吨位大、车体庞大、视野受限、有盲区等影响,车辆相撞事故频繁发生,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目前,我国在矿区车辆的防撞预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避让措施,其方法为在车后安装摄像头,利用摄像头采集车后及周边图像信息,为驾驶员安全驾驶提供图像保障,这种方法简单、方便,解决了一定的视野受限问题,能观察到对方的车辆,起到一定的防撞作用,但对于矿区环境复杂,夜晚光线较差、能见度低,或者大风沙、煤尘、粉尘弥漫等情况,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工作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采集的图像无法识别,而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应用,可以弥补其他技术在这方面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全天候显示车辆周围其它车辆位置实况的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车辆主动防撞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车辆主动防撞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系统和刹车装置,所述毫米波雷达系统由电源、雷达传感器、DSP、模拟处理模块、增益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和显示屏组成,所述电源设有三个、分别与雷达传感器、DSP和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模拟处理模块包括模拟处理和增益控制,所述雷达传感器、模拟处理、增益控制和DSP依次连接,所述DSP与增益控制循环连接、所述DSP与通讯模块双向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显示屏双向连接,所述刹车装置内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刹车装置由刹车步进电机、电子离合器、红外传感器和钢绳转轮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刹车步进电机与钢绳转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钢绳转轮上搭载有钢绳。
作为优选,所述钢绳连有刹车踏板。
作为优选,所述刹车踏板到后方墙壁距离为20cm。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支架长度为10cm,上仰的角度为10°。
通过将毫米波雷达技术、刹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车辆防撞的目的,中央控制器根据雷达传感器测得本车速度得出安全距离,利用该安全距离和雷达测得的车辆和障碍物距离比较,当雷达测得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中央控制器给出刹车信号,电机运转进行刹车(电控刹车状态)车辆减速,在减速过程中雷达传感器不断计算本车速度及与障碍物的距离并和相应的安全距离比较,刹车装置由刹车步进电机、电子离合器和钢绳转轮组成。刹车步进电机与钢绳转轮连接,钢绳又与刹车脚踏板连接,这样当刹车步进电机转动后带动钢绳转轮并通过钢绳拉动脚踏板,实现卡车的电制动(减速)和工作制动(刹车),刹车技术增加了刹车踏板红外测距模块,目前使用的旋转编码器只能检测到刹车电机的运转状态,不能检测刹车踏板正常动作,所以在钢丝绳脱开的情况下无法检出故障;使用红外测距检测刹车踏板的动作幅度相比编码器检测电机旋转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毫米波雷达技术、刹车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矿场车辆位置信息的相互传递,毫米波雷达技术实时测距,刹车技术在两车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可有效防止车辆追尾,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了行车安全和生产秩序,增加的红外测距模块大大的提高了刹车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车辆主动防撞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车辆主动防撞装置的红外测距传感器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国鹏;,未经黄国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5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放151带过滤网的制动总阀
- 下一篇:一种液压加气半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