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旋转门的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3410.X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6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廓;胡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帕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胡廓 |
主分类号: | E05F5/00 | 分类号: | E05F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旋转门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门制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旋转门的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两翼自动旋转门运转部分重量都在800-1000公斤之间,如此大的重量在500—750mm/秒的速度运行时会产生沿着门翼前进方向的冲击力,数值在2000-3000N之间。而根据标准<JG305-2011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旋转门的最大冲击力必须小于1400N,否则就不符合安全标准,所以有效控制冲击力是旋转门是否达标的关键参数。现有旋转门的制动方式是通过固定在内帽头(运转部件)上的电磁制动器,通过制动轮与外帽头(固定部件)下部结合,在正常运转时,制动轮在外帽头下沿滚动,当给出制动命令时制动器吸合制动轮停转来达到制动目的的。为了减小冲击力, 目前常规的达标做法是加大制动器的制动力或减低旋转门的运转速度来降低冲击力的,但是加大制动力会使得门翼在制动时产生很大的晃动,影响旋转门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减低旋转门的运转速度会使旋转门的通行量下降,降低了使用性能。所以这两种方案都不能有效地解决降低冲击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旋转门的制动系统,利用力分解将旋转门在运转时产生的冲击力,部分分解为与冲击力不同方向的正压力,用以解决减小旋转门运转时冲击力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旋转门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轮、轴、斜面、轴销、轴承、轴承座、活动座板、齿轮、固定齿条、活动齿条和电磁制动器。
制动轮的轴穿过轴承,轴承外设置轴承座,即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的内圈相接触,轴承座设置在活动座板上,轴的尾端设置有电磁制动器,活动座板通过轴销与旋转门的内帽头连接;轴销的两端固定在内帽头上,制动轮与外帽头的上端平面接触,运转时与外帽头相对滚动;制动时活动座板可绕轴销圆心旋转,同时也可沿轴销轴向滑动。
斜面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斜面相对应设置,在制动轮与轴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外圈下端接触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即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斜面相对应设置,第一斜面固定在内帽头上,沿旋转门前进方向运动,第二斜面固定在活动齿条上,随活动齿条做水平运动。
活动齿条通过齿轮与用于与内帽头连接的固定齿条啮合,通过齿轮的反向作用,活动齿条与斜面一起向门翼前进的反方向运动。
制动轮与内帽头之间包括两个相对运动:滑动和转动;制动结束后制动轮回到原位。
较优地,第一斜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内帽头上,
较优地,轴销的两端用螺栓固定在内帽头上。
较优地,制动轮的外圈为弹性聚氨酯材料。
较优地,制动轮与内帽头的相对滑动距离为4-9mm,活动座板绕轴销转动角度为2-3.5度,内帽头沿垂直运动2-4mm。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旋转门的制动系统制动过程就是:门翼连同内帽在正常运转时,制动轮沿外帽头上沿滚动,当给出制动命令,电磁制动器得电吸合,制动轮停止转动,与外帽头沿前进方向保持相对静止,内帽头由于是通过轴销与活动座板联接的还会沿前进方向移动5-9mm,即在制动器吸合时制动轮与内帽头还有相对运动,固定在内帽头上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齿轮、活动齿条都有相应运动,使制动轮抬高,这样就提高了正压力,并且这部分正压力可对旋转门运转部分做功(垂直方向),消耗部分冲击力产生的能量。在制动轮抬高的同时由于制动轮外圈是弹性聚氨酯材料,会被压扁变形,将冲击力产生的能量储存,当制动结束电磁制动器释放时,储存的能量也随之释放,聚氨酯变形恢复,制动轮和斜面复位。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动旋转门的制动系统,制动时把一部分冲击力的方向改变,使沿门翼前进方向的冲击力减小,分解出的力与冲击力方向垂直成为旋转门承载系统的正压力(Fz),并与系统原有的由门翼本身重量产生,作用在外帽头的下端,与支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正压力(Fn)叠加,使总的正压力增加,由于摩擦力(与冲击力方向相反)等于正压力与摩擦系数的乘积,这样就使得制动力增加,从而减小了冲击力。同时由冲击力分解出的正压力(Fz)作用在旋转门外帽头的上方,对旋转门的垂直方向起到约束作用,有效地减少了门翼在制动时产生的晃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制动轮是金属轮外包聚氨酯的,在受到Fz作用时在直径方向会有2-3mm的变形(被压扁),这个变形是Fz对制动轮做功的结果,由于Fz是由冲击力分解转化而来的,其本质就是冲击力在垂直方向做功,这样就消耗了冲击力产生的能量,从而减小了冲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帕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胡廓,未经南京帕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胡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3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