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5400.2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6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孙向民;肖冰滨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电机的功率不断增加,与电机相关的器件的功耗也在不断增加。这样会使得电机处于高温之中以致与电机相关的器件无法工作。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会采用液冷的方式来降低电机的温度。所谓液冷方式就是使冷却液流经电机散热板,从而达到降低电机温度的目的。
在不增加体积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板的换热效率,目前最常见的做法是增加散热板内肋片的数量。这样会导致肋片间的间隙缩小。当冷却液中存在杂质时,冷却液中的杂质会堵塞散热板内肋片间的间隙以致局部水流量减小,从而使得散热板的换热效率降低。当这种情况出现时,通常需要对散热板进行拆卸以清理杂质。但这样做显得很麻烦,没有效率可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冷却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开关装置导通或关闭来控制冷却液以不同的流动方向在所述散热板内流动,从而可以在不拆卸散热板的情况下对散热板进行杂质清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散热板,位于所述电机附近;以及水泵,用于提供动力促进冷却液在散热板内流动,以吸收所述电机的热量,所述系统还包括: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液以不同的流动方向在所述散热板内流动。
优选地,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第一及第二开关,用于在关闭时控制所述冷却液以第一方向在所述散热板内流动;第三及第四开关,用于在关闭时控制所述冷却液以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在所述散热板内流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开关为电磁阀。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电磁阀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开关的电磁阀继电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电磁阀继电器控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开关导通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散热板包括:肋片,安置于所述散热板中,用于增加所述散热板的散热面积。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水箱,与所述散热板连接,用于存储冷却液。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冷凝器,用于对所述冷却液进行冷凝。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开关装置导通或关闭来控制冷却液以不同的流动方向在所述散热板内流动以冲洗散热板中的杂质,从而可以在不拆卸散热板的情况下对散热板进行杂质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电机冷却系统的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散热板内肋片的放大视图;以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冷却系统的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水泵 20 冷凝器
30 水箱 40 散热板
50 控制开关 60 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冷却系统包括:散热板40,位于所述电机附近;以及水泵10,用于提供动力促进冷却液在散热板内流动,以吸收所述电机的热量,所述系统还包括: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液以不同的流动方向在所述散热板内流动。
图2是现有的电机冷却系统的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板40包括:肋片60,安置于所述散热板40中。图3是散热板内肋片的放大视图。如图3所示,类似圆管的部分表示为肋片60,没有线条的空白部分c表示为肋片60之间的间隙。所述肋片60用于增加所述散热板40的散热面积。藉此,提高了散热板的换热效率。
其中,所述系统还可包括:水箱30,与所述散热板40连接,用于存储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藉此,保证电机冷却系统具有足够的冷却液。
其中,该系统还包括:冷凝器20,与所述水箱30连接,用于对所述冷却液进行冷凝。藉此,提高了冷却液吸收热量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5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一体式电动车驱动系统
- 下一篇:发电机活动式安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