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颗粒状食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9207.1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2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黃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力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6 | 分类号: | A23L1/36;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张应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状 食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状食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种子内馅的颗粒状食品。
背景技术
具有外膜的可食性植物种子的种类繁多,例如山粉圆(又称山香)、小紫苏(又称明列子、罗勒子)、鼠尾草籽(又称奇异籽、奇亚籽)等。当将这些可食性植物种子加到果汁(例如柠檬汁)、茶或水中后,种子的外膜会吸水膨胀,不仅喝起来十分可口,而且可以直接吃到种子。图1显示一种常用的可食性植物种子10,其包括一种子部分12及包覆在所述种子部分12外侧的外膜部分14,所述外膜部分14在泡水后会吸水膨胀而呈现胶质状。由于此可食性植物种子10在加到果汁、茶或水中后的外膜部分14呈现胶质状,使得食用者咬到种子部分12时会产生滑动,因而,无法准确地咬碎种子部分12,造成在口感上没有咬劲,不能真正地品赏种子部分12的味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颗粒状食品结构,食品的内部具有例如山粉圆、小紫苏或鼠尾草籽等植物种子的种子部分,食品的外部具有固形食材,使得食品在食用上不仅可以吃到植物种子的种子部分,同时可提高口感与种子部分的咬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颗粒状食品结构,包括:至少一可食性植物种子及一第一固形食材。所述可食性植物种子包括一种子部分及包覆在所述种子部分外侧的外膜部分,所述外膜部分在泡水后会吸水膨胀而呈现胶质状。所述第一固形食材与所述外膜部分混合而形成一包覆在所述种子部分外侧的固形层。
优选地,所述可食性植物种子为山粉圆、小紫苏或鼠尾草籽等植物种子,所述第一固形食材为海藻酸钠或是结兰胶所构成之固形物,且所述固形层还包括有食用胶与钙离子。
优选地,所述颗粒状食品结构还包含一胶状食材和一第二固形食材,所述胶状食材包覆在所述固形层外侧,所述第二固形食材以固体形态包覆在所述胶状食材外侧,使得所述食品在食用上更具有种子部分的咬劲。
优选地,所述颗粒状食品结构包含至少一可食性植物种子、一胶状食材和一固形食材。所述可食性植物种子包括一种子部分及包覆在所述种子部分外侧的外膜部分,所述外膜部分在泡水后会吸水膨胀而呈现胶质状。所述胶状食材与所述外膜部分混合而形成一包覆在所述种子部分外侧的可流动性层,所述固形食材以固体形态包覆在所述胶状食材与所述外膜部分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颗粒状食品结构包含一第一固形食材、一胶状食材和一第二固形食材。所述第一固形食材形成一固形层,所述胶状食材包覆在所述固形层外侧,所述第二固形食材以固体形态包覆在所述胶状食材外侧。所述第一固形食材、所述第二固形食材可以为海藻酸钠固形物或是结兰胶固形物,所述胶状食材为食用胶,所述胶状食材、所述固形层包含有钙离子。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优点及特征,将可由以下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并参照所附图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是一种常见可食性植物种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实施例构成的颗粒状食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实施例构成的颗粒状食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实施例构成的颗粒状食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四实施例构成的颗粒状食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标记说明:
10-植物种子 12-种子部分 14-外膜部分
图2至图5标记说明:
20-食品A 22-植物种子A 24-第一固形食材A 26-种子部分A 28-外膜部分A 29-固形层A 30-食品B 32-植物种子B 34-第一固形食材B35-胶状食材B 36-种子部分B 37-第二固形食材B 38-外膜部分B 39-固形层B 40-食品C 42-植物种子C 44-固形食材C 45-胶状食材C 46-种子部分C 48-外膜部分C 50-食品D 54-第一固形食材D 55-胶状食材D57-第二固形食材D 59-固形层D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实施例。现将仅为例子但非用以限制的一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所附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结构内容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力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三力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9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