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黄包车专用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8000.0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4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范献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范氏绿林黄包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9/26 | 分类号: | B60B9/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包车 专用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的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黄包车专用车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非机动车车轮一般都由内胎和外胎组成,通过充气的内胎和较耐磨的外胎结合,车轮可以保持形状并同时可以一定限度地适应路面,但这种内外胎结构的车轮存在一些缺点,一是使用一定时间后就需要打气补气,以保证足够胎压;二是易受尖锐物体损坏,如尖锐物体刺破内胎,整个车轮就难以正常使用;三是修理较为麻烦,一旦内胎破损就要取下外胎再取出内胎,需经过放气、拆装、查漏、修补、重新打气等多道步骤,修理过程较长。公开号为CN201235716Y的实用新型专利于2009年5月13日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轮胎,轮胎气门嘴上安装防爆安全阀。防爆安全阀有过压排气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夏天自行车轮胎容易爆胎的问题,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但该实用新型本质上还是属于传统的充气式轮胎,同样存在着上述的此类车胎的普遍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的黄包车专用车轮采用充气式车胎,需要时常补气,容易破损泄漏,修理也比较麻烦,为克服这些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需打气、不易被尖锐物体损坏,修理方便的黄包车专用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包车专用车轮,包括弹性轮辋和实心胎圈,弹性轮辋包括胎圈支撑环、轮内圈和可径向变形的弹性轮辐条,实心胎圈套接在胎圈支撑环上,胎圈支撑环由多个独立的单元节段构成,单元节段间设有间隙,弹性轮辐条两端分别固连在单元节段和轮内圈。本车轮结构不同于普通的车轮的内外胎结构,本车轮通过多个单元节段围合成圆形的胎圈支撑环,实心胎圈套在胎圈支撑环上,车轮整体呈圆形,弹性轮辐条可径向压缩,因此每一个连接在弹性轮辐条上的单元节段也可径向移动,运行时,与地面接触的车轮底部对应的单元节段受地面压力作用顶起,车轮底部的实心胎圈也发生变形以适应地面。本车轮无需充气,没有内外胎结构,采用实心胎圈,因此即使尖锐物体扎入也不会导致漏气,抗破损能力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可大大延长,此外车轮的换胎和修理也可大大简化,当车轮磨损严重不堪使用时,只需整体更换实心胎圈即可。
作为优选,弹性轮辐条呈弧形。用弹性材料制成弧形的弹性轮辐条具有良好的变形及复原能力。
作为另选,弹性轮辐条呈S形。用弹性材料制成S形,也能使弹性轮辐条易于变形并灵敏复原。
作为优选,轮内圈中固设有一十字支撑架,十字支撑架中心设有车轴孔。十字支撑架可对轮内圈起到支撑加强作用。
作为优选,胎圈支撑环周面两侧边缘设有突出的胎圈挡边。胎圈挡边可对实心胎圈轴向定位,确保实心胎圈在轮辋上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高车轮耐用性。本实用新型没有内胎,不存在漏气的问题,即使被尖锐物体扎入,也不会影响车轮的正常使用,因此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使用及修理更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实心胎圈,无需充气,只需及时整体更换实心胎圈,无论使用还是修理都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轮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性轮辋,2-实心胎圈,3-胎圈支撑环,4-弹性轮辐条,5-轮内圈,6-单元节段,7-十字支撑架,8-车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黄包车专用车轮,包括弹性轮辋1和橡胶制成的实心胎圈2,弹性轮辋1包括胎圈支撑环3、轮内圈5和可径向变形的弹性轮辐条4,实心胎圈2套接在胎圈支撑环3上,胎圈支撑环3由12个独立的单元节段6构成,单元节段6间设有间隙,弹性轮辐条4用厚度合适的锰硅钢钢片制成,且弹性轮辐条4两端分别焊接在单元节段6和轮内圈5上。弹性轮辐条4呈弧形。轮内圈5中固设有一十字支撑架7,十字支撑架7中心设有车轴孔8,车轮的轮轴穿连在车轴孔8中。胎圈支撑环3周面两侧边缘设有突出的胎圈挡边。
黄包车专用行进时,与地面接触的车轮底部对应的单元节段6受地面压力作用顶起,车轮底部的实心胎圈2随单元节段6发生径向内凹变形,同时实心胎圈2也受地面顶压发生自变形,这样车行可以较好地适应地面,并与地面形成适度的面接触。由于黄包车专用载重不会太大,弹性轮辐条4的弹力足以使胎圈支撑环3保持成圆形,以及离开地面的单元节段6迅速回位。
实施例2:
胎圈支撑环3由15个独立的单元节段6构成,弹性轮辐条4呈S形。弹性轮辐条4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单元节段6和轮内圈5上。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范氏绿林黄包车有限公司;,未经丽水市范氏绿林黄包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8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