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元件组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5485.X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杜晏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保来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30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机,尤指一种用以在一元件的半成品上,将另一元件与前一元件半成品进行组合的元件组合机。
背景技术
一般元件与元件进行组合的场合相当多,以螺帽为例,包括尼龙螺帽、或一种在螺帽上嵌设有一罩体的螺帽,通称为袋帽者,皆是在一元件的半成品上,将另一元件与前一元件半成品进行组合;以袋帽为例,其构造例如中国台湾专利M359606号“袋帽结合构造”案,此类袋帽的构造制程,通常采先以一般具多模冲压的锻造部品成型机进行一状如一般螺帽的袋帽半成品成型,该半成品使螺帽上形成一环凸缘状顶缘,再将一圆顶状帽盖与该袋帽半成品的凸缘状顶缘铆合,以组合完成一完整的袋帽成品。
一种进行圆顶状帽盖与螺帽凸缘状顶缘铆合的设备,例如中国台湾公告第391898号“防松袋帽自动连续成型制造机设计”所揭露的机构设计,该制造机主要于工作平台中央组装一旋转盘,盘面上等分设有多支管状模具组,盘面底部由减速机控制涡杆传动机构,使能做寸放的转动;盘具两侧分别设留一筛选机,供分别顺序输送帽盖与尼龙防松螺帽等构件顺序供料,在将帽盖入模后再将螺帽置入到结合模具组内,使帽盖口缘与螺帽顶缘做相对贴合定位,持盘具旋转到电极焊合点,依电极棒向下压持接触通电,使两构件可于贴合面部份做瞬间通电加热熔接接合,达到安全袋帽的自动连续产制。
但以中国台湾公告第391898号案的现有技术而言,其仅适用于小型且可以帽盖及螺帽顶缘用焊接方式接合者,因其采用减速机控制涡杆传动机构带动盘面的方式,实则为一般自动化设备惯用的分度盘机构,此等将分度盘机构设于一平台的方式,其承载能力有限,故其仅能以电极棒作未施冲压力的点焊,并不适于进行体积大的袋帽以冲压方式来进行帽盖及螺帽顶缘的铆合,故使用上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适于进行例如体积大的袋帽以冲压方式来进行帽盖及螺帽顶缘的铆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以冲压方式进行元件与元件间组合的元件组合机。
依据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元件组合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设有受驱动马达驱动的飞轮,所述曲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能与座面的一侧的蜗杆上的第二齿盘通过连动件连动;所述曲轴上枢设有连杆,所述连杆能被所述曲轴的转动所驱动进行往复移动,所述连杆能连动位于所述座面的另一侧的冲压机构作往复移动;被连动后的所述第二齿盘能连动所述蜗杆转动,所述蜗杆能连动所述座面的一侧的转盘,所述蜗杆还能连动所述座面的另一侧的载盘作间歇转动。
所述载盘的周缘设置有嵌槽。
所述载盘的所述嵌槽能承接自供料槽道提供的待组合元件,所述载盘的每一个所述嵌槽能在所述载盘被所述转盘间歇连动时逐一与所述冲压机构中的冲头对应。
沿所述载盘的间歇旋转方向所述冲头位置的前方设有第一测杆,沿所述载盘的间歇旋转方向所述冲头的后方设有第二测杆。
所述冲头、所述第一测杆和第二测杆能够同时相对于对应的所述载盘上的所述嵌槽作进、出的往复运动。
所述机架横卧或倾斜设置于所述机座上。
所述机架的一端高于所述机架的另一端,所述座面位于所述机架的一端,所述座面直立或倾斜设置。
所述蜗杆上设有螺旋部,该螺旋部上的螺纹为单头螺纹,所述螺旋部能被所述蜗杆连动进行旋转。
所述转盘的盘面周侧设有辊轴,各所述辊轴设置于与所述蜗杆相对应的所述转盘的侧面并与所述转盘的旋转轴线平行。
各所述辊轴的长度仅能嵌入所述蜗杆的螺旋槽内。
本实用新型元件组合机,由于动力来自受驱动马达驱动的飞轮惯性,除产生与冲压机构中的冲头对应外,同时借由仅具一螺旋沟的螺旋部的蜗杆来提供间歇驱动载盘上嵌槽与冲头对应,其机构设计与布局,不仅达到适于进行体积大的袋帽以冲压方式来进行帽盖及螺帽顶缘的铆合,同时其间歇驱动载盘的确动性与精确对应的能力,亦可确实掌握;且由于其相对为位置较高的一端立置但具倾斜的座面使其面对操作者的设计,使其更符合人体工学而便于操作与故障排除,对于元件组合的加工有实质的助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侧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杆与转盘上辊轴啮合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面上各机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保来;,未经李保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5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板热冲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罐盖多级复合气压反向成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