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水陆两用着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0904.X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9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九星智能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56 | 分类号: | B64C25/56;B64C2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人 飞行器 水陆 两用 着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以在陆地或水面上自动着陆的飞行器起落架。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具有结构简单、飞行稳定、易于操控、噪声低、无污染、携带方便、安全危害性小等特点,加上目前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因此在许多的领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高空的摄影、节日的航拍等等,因为目前的无人飞行器通常都是采用电动的驱动方式,虽然目前的可充电电池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有效的容量仍然相对有限,这造成飞行器的总的航程有限,因此在使用中容易超出航程、或是由于大风的影响,从而导致飞行器不能够顺利地返回预设的回归位置,进而导致飞行器产生异地的降落,这时如果飞行器是降落在陆地上区域,由于无人飞行器在自动降落时候能够自动控制平衡,因此还是能够很好地保护飞行器不会损坏,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通常发生这些故障的时候往往无法控制飞行器降落的区域,所以经常有可能是飞行器降落在树木、或是河流湖泊的上面,目前降落系统都是用于陆地起降的起落架,因此如果落入胡泊中会造成飞行器沉入水中,因此给无人飞行器增加可以避免沉入水中的水陆两用的起落架,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常见的水陆两用起落架都是在起落架底部增加浮筒的方式,这种方法对于人操控的飞机具有较稳定的效果,但是对于自主降落的无人机来说,因为其降落的过程难以很好地控制自身的稳定性,目前的这种水陆两用起落架在使用中容易使飞行器降落时倾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使自动飞行器稳定地在陆地上或者水面上安全着陆的水陆两用起落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该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水陆两用着陆装置,包括2个一端与飞行器本体底部固定连接的起落杆、以及与起落杆另一端垂直并相互固定连接的着陆杆和中央处理器单元,还包括有2个长桶形的浮箱,所述的一对长桶形浮箱分别在起落杆上靠近飞行器本体一侧与相应的起落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的长桶形浮箱的中线轴线与着陆杆的轴线相互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水陆两用着陆装置中,所述的2个长桶形浮箱为截面为椭圆形的等截面浮箱。或者,所述的2个长桶形浮箱为截面为圆形的等截面浮箱。或者,所述的2个长桶形浮箱为截面为水滴形的等截面浮箱,所述的水滴形截面的较大的一端朝向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水陆两用着陆装置中,所述的2个长桶形浮箱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子控制的折叠式爆炸气囊,所述的折叠式爆炸气囊的电子控制器通过电缆与中央处理器单元连接。
有益的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水陆两用着陆装置的起落杆,在无人飞行器发生故障或者遭遇大风天气不能够自动返回到降落点时,或者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的需要,无人飞行器自动降落在胡泊表面上的时候,由于2个长筒形浮箱与无人飞行器本体的距离较近,因此无人飞行器本体相对于浮箱重心较低,更不容易发生倾覆造成电子部件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气囊爆炸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水陆两用着陆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水陆两用着陆装置,包括2个一端与飞行器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起落杆10、以及与起落杆另一端垂直并相互固定连接的着陆杆12和中央处理器单元,还包括有2个长桶形的浮箱2,所述的一对长桶形浮箱分别在起落杆上靠近飞行器本体一侧与相应的起落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的长桶形浮箱的中线轴线与着陆杆的轴线相互平行。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2个长桶形浮箱为截面为椭圆形的等截面浮箱。或者,所述的2个长桶形浮箱为截面为圆形的等截面浮箱。或者,所述的2个长桶形浮箱为截面为水滴形的等截面浮箱,所述的水滴形截面的较大的一端朝向下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2个长桶形浮箱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子控制的折叠式爆炸气囊20,所述的折叠式爆炸气囊的电子控制器通过电缆与中央处理器单元连接。当水面上有较大的风浪时,可以通过遥控装置先打开充气囊,然后再进行降落这样可以避免降落后发生倾覆或者沉没。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水陆两用着陆装置的起落杆,在无人飞行器发生故障或者遭遇大风天气不能够自动返回到降落点时,或者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的需要,无人飞行器自动降落在胡泊表面上的时候,由于2个长筒形浮箱与无人飞行器本体的距离较近,因此无人飞行器本体相对于浮箱重心较低,更不容易发生倾覆造成电子部件损坏,另外由于气囊的存在,可以使无人飞行器在快要着陆时打开气囊起到良好的缓冲和保护的效果,即便是降落在水面上,安全气囊的存在也可以避免无人机沉入水下的湖底中,便于及时发现和打捞,避免无人飞行器失踪造成大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九星智能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九星智能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09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
- 下一篇:多轴飞行器自动收放起落架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