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热电联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1976.8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7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刘长青;胡光宇;李文乐;陈亚霖;田建兴;刘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02G5/02;F02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联产 系统 | ||
1.一种冷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具有烟气换热器(1)的热电联产装置,该烟气换热器(1)具有供从烟气中吸热的换热介质流过的换热通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蓄热罐(3)、设于该蓄热罐中的第一换热管(31),该第一换热管(31)与该换热通道连通形成以所述第一换热管(31)为加热端的第一加热回路;
第一管路(101)、以及具有热源侧换热器(51)和使用侧换热器(53)的制冷装置(5),该热源侧换热器(51)以与第一管路(101)中换热介质换热方式与所述第一管路(101)热交换,
其中,所述第一管路(101)与第一换热管(31)连通形成以所述第一换热管(31)为加热端的第二加热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三管路(103),所述使用侧换热器(53)以与所述第三管路(103)中换热介质换热方式与所述第三管路(103)热交换,
所述第三管路(103)的入口(103’)与回水管路(201)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三管路(103)的出口(103”)与第一供水管路(202)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罐(3)中设有第二换热管(33),所述第二换热管(33)的入口(331)与所述回水管路(201)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换热管(33)的出口(333)与所述第一供水管路(202)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路(101)的入口(101’)与所述第一换热管(31)的出口(311)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
所述第一管路(101)的出口(101”)、与所述第一换热管(31)的入口(313)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
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15)与所述第一换热管(31)的出口(311)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
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17)与所述第一换热管(31)的入口(313)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散热器(4)、以及第四管路(104),所述散热器(4)以与所述第四管路(104)中换热介质换热的方式与该第四管路(104)热交换,
所述第四管路(104)的两个端口之一与所述第一管路(101)的入口(101’)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另一个端口与所述第一管路(101)的出口(101”)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七管路(107),其两端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管(31)的入口(313)和出口(311)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以及
所述第七管路(107)具有通过其中换热介质从光热装置(6)中吸热的管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电联产装置中的发电机(11)经过并网模块(2)与所述制冷装置(5)中压缩机(55)的电力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并网模块(2)还具有用以与光电装置(8)的电力输出端电连接的端口(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装置(5)为热泵,所述热源侧换热器为制冷时用于放热的冷凝器,所述使用侧换热器为制冷时用于吸热的蒸发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联产装置中发动机(11)为水冷发动机,
或者,所述第一换热管(31)的出口(311)、所述水冷发动机的缸套、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15)、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17)、所述第一换热管(31)的入口(313)依次串联形成所述第一加热回路;
或者,所述第一换热管(31)的出口(311)分出两个支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15)和所述水冷发动机的缸套的入水口(13’)连通,所述水冷发动机的缸套的出水口(13”)和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17)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管(31)的入口(313)连通,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加热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19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换热器性能测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溢水真空管太阳能双水箱热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