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衡电动车的操控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4832.3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婷婷 |
主分类号: | B62K23/02 | 分类号: | B62K2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黄良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电动车 操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平衡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平衡电动车的操控杆结构的结构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平衡电动车又叫智能平衡车、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智感车等。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 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
平衡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实现控制前进、后退、左转及右转分别是通过控制操控杆前倾、后倾、左摆及右摆实现,也即是操作过程中
使用者把持手柄杆不紧时,手部容易出现滑动;由于现有的平衡电动车操控杆的伸缩立杆与手柄杆外壁直接焊接,焊接处并不平滑,使用者手的虎口位置与焊接处出现长时间摩擦,舒适性差。另外,现有伸缩立杆与手柄杆外壁直接焊接,不可卸装,占用包装空间大,不利于运输存放。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平衡电动车操控杆的伸缩立杆与手柄杆外壁直接焊接存在的舒适性差,不利于运输存放的技术不足,而提出一种平衡电动车的操控杆结构。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衡电动车的操控杆结构,包括有伸缩立杆及与伸缩立杆顶端垂直连接的手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立杆顶端通过一组锁紧机构与手柄杆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锁紧机构由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构成,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拼合构成一个与手柄杆套接固定连接的套管,前固定块与后固定块之间通过螺丝锁紧连接;所述前固定块上设有供伸缩立杆顶端插入的立杆连接孔,伸缩立杆顶端插入在立杆连接孔中,伸缩立杆顶端与前固定块内侧面焊接固定。
所述的手柄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套接有左手柄套和右手柄套;左手柄套的右端部与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拼合构成套管左端部对接;右手柄套的左端部与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拼合构成套管右端部对接。
所述的伸缩立杆包括有伸缩杆、套杆及套杆支架;所述的伸缩杆插入在套杆顶端中,套杆支架与套杆底端前侧壁通过螺丝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立杆顶端插入前固定块内侧面后再焊接固定,焊缝隐藏在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拼合构成套管内部,增强了使用时的舒适性,另外,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是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手柄杆上,方便拆装存放,有利于存储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伸缩立杆1和手柄杆2。
伸缩立杆1包括有伸缩杆11、套杆12及套杆支架13;所述的伸缩杆11插入在套杆12顶端中,套杆支架13与套杆12底端前侧壁通过螺丝紧固连接。伸缩杆11与套杆12伸缩连接,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整伸缩杆11伸出长度。套杆支架13与套杆12这种可卸装结构,相对于传统一体弯曲结构,更有利于包装存放。
伸缩立杆1顶端通过一组锁紧机构3与手柄杆2中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锁紧机构3由前固定块31和后固定块32构成,前固定块31和后固定块32拼合构成一个与手柄杆2套接固定连接的套管,前固定块31与后固定块32之间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手柄杆2上;所述前固定块31上设有供伸缩立杆1顶端插入的立杆连接孔311,伸缩立杆1顶端插入在立杆连接孔311中,伸缩立杆1顶端与前固定块311内侧面焊接固定,也即是伸缩立杆1的伸缩杆11插入到前固定块31与后固定块32构成的套管中,在套管内壁焊接固定伸缩杆11,隐藏式焊接,不仅解决舒适性的问题,而且美观。生产加工过程中,前固定块31上立杆连接孔311可采用模具一体成型。
为了增加舒适性,手柄杆2的左右两端分别套接有左手柄套41和右手柄套42;左手柄套41的右端部与前固定块31和后固定块32拼合构成套管左端部对接;右手柄套42的左端部与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拼合构成套管右端部对接,也即是两手柄套41分别与前固定块31和后固定块32构成的套管两端无间距对接,提高握持时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婷婷,未经朱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4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