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腰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2515.1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高镇海;陈飞;高菲;李向瑜;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杜森垚;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解 驾驶 疲劳 汽车座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腰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汽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的关注度显著增加,而评价座椅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可否有效缓解驾驶疲劳。在一般座椅设计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驾乘人员的生理结构特点等人机工效性能,靠背的线条并不能完全与人体背部曲线相贴合,从而使驾乘人员坐在座椅上时,能够明显感觉腰部悬空,无作用力支撑。身体上半部分的重量主要由第三、四节脊柱承担,经过一定时间的驾驶后,驾乘人员的腰部会出现酸疼感,产生驾驶疲劳,影响驾乘人员的注意力,增加了由于驾乘人员驾驶疲劳而产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人员也提出了汽车座椅腰托装置。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腰托大多是用海绵等发泡材料做成的具有固定形状的硬性支撑物,其外形结构与弹性材料的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人体生理构造和人体腰部肌群的疲劳成因。近年来国内也有研究人员提出气囊式腰托。但普遍采用单一固定结构气囊设计,且位置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人体生理结构与腰椎等部位生物力学特性,无法上下调整位置以适应不同体征下驾乘人员对腰托的个性化调整要求。
长时间使用单一固定结构气囊同样会产生驾驶疲劳,而且驾乘人员的乘坐坐姿与身材体征均有所不同,腰部左右肌群所需要的支撑力均有所不同。为此,针对以上腰托设计的不足,设计了以下考虑人体生理结构和驾乘人员不同体征的汽车座椅可调式气囊腰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腰托装置,其能够上下调整位置、支撑力可调,与驾乘人员背部曲线贴合度高、适应不同体征驾乘人员、减缓驾驶乘坐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腰托装置,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上,包括腰托气囊组合、连接管、充气装置和滑动机构,其中,滑动机构包括滑道和滑动板,滑动板卡接在滑道上,腰托气囊组合固定安装在滑动板上,腰托气囊组合通过连接管与充气装置连接,充气装置安装在滑道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腰托装置的改进方案,所述连接管包括主连接管和歧连接管,所述腰托气囊组合包括5个气囊,每个气囊分别通过1根歧连接管与主连接管连接,主连接管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每个歧连接管内均设有开闭阀,用于控制该歧连接管所连接的气囊的充放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腰托装置的改进方案,所述腰托气囊组合包括的5个气囊具体为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第五气囊,其中,四号气囊、三号气囊和一号气囊并列固定在滑动板中间区域,一号气囊用于对驾乘者的腰椎提供支撑力,三号气囊和四号气囊用于对驾乘者脊椎两侧的骶棘肌群外、中、内3个肌柱提供支撑力,五号气囊5和二号气囊2分别固定在滑动板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用于对驾乘者腰部肌肉进行包裹。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腰托装置的改进方案,所述腰托气囊组合还包括气囊支架,每个气囊均通过气囊支架固定在滑动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腰托装置的改进方案,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滑动杆、曲柄滑块机构和升降电机,滑动杆与滑动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滑动板下方,滑动杆上的滑块与铰链组成曲柄滑块机构,升降电机安装在滑道内侧,升降电机通过电机齿轮与曲柄滑块机构连接。
与现有的腰托设计相比,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腰托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针对人体腰椎生理结构及长时间驾驶过程下驾乘人员腰背部受力分布,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调式气囊腰托结构,根据人体腰背部生理结构与生物力学特点,将腰椎分为上、中、下及左右四部分进行腰托设计,并采用五个相对独立的气囊构成腰托主体,每个气囊位置对应人体腰背部一个主要承力肌群。上、中与下部分别使用三个气囊竖直布置进行支撑,减少人体坐姿下腰椎的向前弯曲,降低椎间盘的负荷,使腰部主要承力肌群得到放松,延缓了由于腰部肌群长时间收缩引起的肌肉疲劳,尽可能避免了长途驾驶对驾乘人员腰部的隐性损伤。左右两侧分别布置一个气囊,起辅助支撑作用,保证在汽车转弯行驶时,给乘员提供侧向稳定支撑。
2.五个充气气囊可根据驾乘人员个性化需求控制充气量,更好地实现对人体腰部不同部位的个性化支撑。
3.腰托能够沿滑道上下调整位置,可以实现对不同身材乘员的腰部肌肉的紧密贴合与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2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