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客车的气囊和减震器的安装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1834.2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冲;汪先锋;游海涵;陈青生;谷裕石;邬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5/08 | 分类号: | B60G15/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客车 气囊 减震器 安装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客车的气囊和减震器安装支座。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为了追求高舒适性,安装空气悬架的客车越来越多。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现有客车超载现象甚为严重,如此一来,作为客车主要承载部件,空气悬架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关注。在现有技术中,气囊和减震器分别通过气囊支座和减震器支座单独设置在车架上,结构复杂,不仅加大了气囊和减震器分别与气囊支座和减震器支座的装配难度,也加大了气囊支座和减震器支座与车架的装配难度,工序复杂;另外,这样的设计还要求具有比较高的装配精度,而以现有装配工人的水平,易造成较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气囊支座和减震器支座结构复杂、与车架、气囊和减震器的装配难度大、装配精度要求高且易造成比较大的误差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与气囊、减震器和车架的装配难度小、装配精度易控制且误差小的用于客车的气囊和减震器安装支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客车的气囊和减震器安装支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气囊安装支架和减震器安装支架;
气囊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及与第一支撑板顶端垂直相连的气囊安装面板,减震器安装支架包括第二支撑板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的减震器安装结构,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连并位于同一平面上,而气囊安装面板和减震器安装结构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同一侧;
气囊安装面板上设有车架定位孔和气囊安装孔,而减震器安装结构上设有减震器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客车的气囊和减震器安装支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气囊安装支架和减震器安装支架,其中,气囊安装支架包括相互垂直相连的第一支撑板和气囊安装面板,减震器安装支架包括第二支撑板及减震器安装结构,在气囊安装面板上设有车架定位孔和气囊安装孔,而减震器安装结构上设有减震器安装孔。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将气囊安装支架和减震器安装支架制作为一体成型的安装支座,该安装支座可同时装配气囊和减震器,不仅简化了所述用于客车的气囊和减震器安装支座的结构,而且还简化了所述用于客车的气囊和减震器安装支座与车架、气囊和减震器的装配工序,降低了其与车架、气囊和减震器的装配难度,且上述结构的用于客车的气囊和减震器安装支座对装配工人的技能要求低,不仅能保证装配精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装配误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客车的气囊和减震器安装支座中,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连并位于同一平面上,这样的设计方便了所述安装支座与车架的装配,有助于降低所述安装支座与车架的装配难度。
另外,上述气囊安装面板和减震器安装结构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同一侧,这样的设计也方便了所述安装支座与气囊和减震器的装配,有助于降低所述安装支座与气囊和减震器的装配难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减震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倾斜板、第二倾斜板及用于连接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的中间面板,第一倾斜板、中间面板和第二倾斜板均与第二支撑板相连,且中间面板上设有减震器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上述减震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倾斜板、第二倾斜板和中间面板,该中间面板上设有减震器安装孔,其中,中间面板两端分别与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连接,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的设置有助于增强所述中间面板与减震器的装配强度,而第一倾斜板、中间面板和第二倾斜板与第二支撑板相连的设计,不仅进一步增强了中间面板与减震器的装配强度,而且还增强了中间面板与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强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截面均呈梯形。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截面均呈梯形的设计有助于增强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与中间面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连接稳固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倾斜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夹角α,且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60o,75o)。第一倾斜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夹角α的设置更进一步增强了第一倾斜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稳固性也更强;另外,将夹角α的取值范围设计为(60o,75o),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增强强度和稳固性的作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塞焊孔。塞焊孔的设置方便了第一支撑板与车架的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1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孔机钩式自动送料装置
- 下一篇:胀管器的排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