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线卡扣及具有该布线卡扣的后视镜支架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9986.X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2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赖荣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华鹰塑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2 | 分类号: | B60R1/02;H02G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景丰强 |
地址: | 31572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线 具有 后视镜 支架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附件,具体涉及一种布线卡扣及具有该布线卡扣的后视镜支架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和汽车工业得到迅猛发展,许多智能控制在现代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智能控制在现代汽车上的使用使汽车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现有的后视镜主要集行车记录仪、电子狗成一体机,但为了加强后视镜的功能,常在后视镜中增设汽车防偏道报警装置,其主要包括摄像头、数字信号处理器、感应器等,目前,安装摄像头、数字信号处理器、感应器等装置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布线,其电线都是需要通过卡扣固定缠绕,以便更好地实现定位并与各个装置之间的电连接,但缠绕在卡扣上的电线是利用摩擦力来防止电线在卡扣上的左右移动,但无法彻底地阻止其移动,因此,亟待对用于布线的卡扣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适合在后视镜支架面板上布线的布线卡扣,具有固定力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该布线卡扣的后视镜支架面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布线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连接条,所述主体中部上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且实心的凸起,而中部下表面具有用来增加摩擦力的压块;
所述连接条的一端能拆卸地包覆于压块上,另一端向上延伸出一支脚,该支脚向上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凸起之间则形成了供电线穿入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边沿向后延伸出一卡脚,所述卡脚与第一弯折部的边沿之间形成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能有效地供给电线缠绕的空间,且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之间留有的间隔空间,使其二者之间具有弹性形变而增加了电线缠绕的弹性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凸起底部向外上侧延伸形成两独立的挡壁,所述挡壁的高度高于凸起的高度而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限位槽。由于挡壁的设置能加强凸起的支撑力,同时限位槽可供电线缠绕,以增加电线的缠绕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挡壁的前端面呈弧线状且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度相对应。由于挡壁的前端面与第一弯折部的弯折度相对应,能形成平滑过渡,以减少在布线时电线受到的摩擦。
进一步地,为增加布线空间,所述压块具有至少两个供电线穿过的通孔。
一种具有前述布线卡扣的后视镜支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主体及设于该面板主体上的布线卡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卡扣主体中部凸起采用实心结构,且在卡扣主体中部下表面设有能增强卡扣与面板的摩擦力,二者共同使得卡扣主体具有较好的供电线缠绕的强度,另外,能弯曲的连接条能增大电线缠绕的空间与角度,且连接条还具有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凸起之间则形成了供电线穿入的间隙,这样该卡扣主体供电线缠绕的空间多,供其插入的方向也相应增多,更能满足汽车业后视镜电线布线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视镜支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A处布线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2所示,该具有该布线卡扣的后视镜支架面板包括面板主体7及设于该面板主体7上的布线卡扣,其中布线卡扣包括主体1和能弯曲的金属连接条2,主体1中部上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且实心的凸起3,同时主体1中部下表面还设有用来增加摩擦力的压块4,连接条2的一端能拆卸地包覆于压块4上,连接条2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出一支脚21,支脚21向上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22,第一弯折部22与凸起3之间则形成了供电线穿入的间隙5,第一弯折部22的边沿还向后延伸出一卡脚6,卡脚6与第一弯折部22的边沿共同形成第二弯折部23。由于第一弯折部22与第二弯折部23的弯折部能有效地供给电线缠绕的空间,且第一弯折部22与第二弯折部23之间留有的间隔空间,使其二者之间具有弹性形变而增加了电线缠绕的弹性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凸起3的固定力强度,凸起3底部向外上侧延伸形成两独立的挡壁31,挡壁31的高度高于凸起3的高度而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限位槽32,且挡壁31的前端面311呈弧线状且与第一弯折部22的弯折度相对应,以形成平滑过渡,减少在布线时电线受到的摩擦。为了增加布线空间,压块4具有设有至少两个供电线穿过的通孔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华鹰塑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象山华鹰塑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9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A柱盲区辅助观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接听来电的方法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