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机器人的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4481.4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9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丁菖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盈响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E03F7/10;B62D55/1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机器人 清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机器人配备的智能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的给水排水管道很容易被一些油或杂物等堵塞,需要对管道系统经常性的管理养护和对管道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清通,通常采取人工操作,即清理工人进入管道内进行人工清洁。此方法费时费力,同时对操作工人带来不便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进来人们开发了替代人工操作的管道机器人,它可沿细小管道内部或外部自动行走、携带一种或多种传感器及操作机械,在工作人员的遥控操作或计算机自动控制下,进行一系列管道作业的机、电、仪一体化系统。管道清淤机器人应具备清扫管道、喷射清洗气雾和传感器检测管道内状况的功能。这种机器人受到环保领域的青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环保机器人的清淤装置,具有多功能、效率高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机器人的清淤装置,包括挡泥罩、驱动轮、履带、机器人箱体、排泥管和从动轮,挡泥罩设置在履带前部,驱动轮和从动轮通过履带连接,履带上均匀设置多个清淤铲,履带与主动轮、从动轮之间为齿轮齿条式连接,排泥管设置在履带后部,机器人箱体内设置控制器和电源。
清淤铲由内部电阻、中部钢板层和外部防粘层组成,电阻的导线与履带相连,防粘层表面均匀分布圆形突起并在外表面设置绝缘层。
进一步,履带和主、从动轮除接触表面外,均在外表面设置绝缘层。
进一步,主、从动轮均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相连通。
进一步,机器人箱体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清淤装置具有加热功能,可通过清淤铲对低温环境下的淤泥等杂物边加热边清理,同时在清淤铲上配备防粘层,利用仿生效果防止杂物淤积在清淤铲上,两种功能的组合大大提高了清淤效率,降低了机器人单独作业时遇到的困难,同时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清淤铲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清淤铲防粘层示意图
图中:
1、挡泥罩 2、清淤铲 3、履带
4、主动轮
21、电阻 22、钢板层 23、防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清淤铲具有加热功能:清淤铲2由内部电阻21、中部钢板层22和外部防粘层23组成,每层之间紧密结合,使结构稳固。电阻21的导线与履带3相连,主动轮4和从动轮均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相连通,当电源给主、从动轮供电时,与其接触的履带3也随即带电,与履带3连接的电阻21导通,电阻21发热,为清淤2铲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清淤铲2还具有防止淤泥堆积的功能:清淤铲2的防粘层23表面均匀分布圆形突起,借用了仿生学原理,可防止具有粘性的淤泥黏结在清淤铲2上,继而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堵塞在清淤铲2和挡泥罩1之间的缝隙中。
加热功能可选择性开启,机器人配备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测得的温度数值低于控制器设定的温度时,控制器才会接通电源与主、从动轮之间的电路,使加热电阻通电。
使用本实用新型清淤装置的环保设备不仅限于管道清淤机器人,同样可以用于大型户外清洁设备,可根据功能和尺寸选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盈响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盈响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4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固定计价传感器且传导汽车行驶里程信息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竖向伸缩式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