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厢篷布的钢绳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1627.1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1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曹英杰;高宏亮;宋志新;姚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2 | 分类号: | F16H3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篷布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篷车,特别涉及一种车厢篷布的钢绳驱动机构,用于牵引篷布展开或折叠。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越来越重视,运输物品的车辆以及工程车辆等在行进过程中需要遮蔽,防止污物泼洒或粉尘弥漫,因此希望在车厢的顶部安装篷布。目前市场上用于防尘的措施大多是通过硬顶顶开启,即两块与车厢长度等长,宽度是车厢宽度一半左右的钢板,通过铰链的连接方式将两块钢板固定在车厢两侧,在装货时,两块钢板放下使两块钢板分别与车厢两外侧板贴合,货物装满后,再将两块钢板翻起,盖在已经装满货物的车厢上,然而这种方式防尘效果非常不好,美观性也极差,也很难实现自动化。
少数带有篷布的车厢采用篷杆支撑篷布,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道篷杆,篷杆大多为倒U形,两端分别支撑在车厢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的篷杆和篷布不利于装车,装车前,希望篷布被折叠至车厢前部;装车完毕后,希望篷布展开将车厢罩住。通常的做法是,将篷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滑块上,滑块分别支撑在导轨上,通过钢丝绳牵引两末端滑块同步移动使末端篷杆移动,从而逐级将篷杆拉出,使篷布逐渐遮蔽车厢。
每根篷杆的两端需要由钢丝绳同步牵引移动,将篷布展开或折叠。现有篷车采取车厢两侧分别由各自的钢丝绳系统进行牵引,即车厢左侧的钢丝绳由左侧绳轮组驱动,车厢右侧的钢丝绳由右侧绳轮组驱动,在使用中容易出现两侧钢丝绳移动距离的误差,引起篷杆两端移动距离的差异,造成篷杆及篷布运动的偏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车厢篷布的钢绳驱动机构,可以保证车厢两侧的钢丝绳移动距离同步。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厢篷布的钢绳驱动机构,包括以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左侧绳轮组及右侧绳轮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车厢前端面下方的钢丝绳曳引装置、横向第一转向轮和横向第二转向轮,所述左侧绳轮组包括左后转向轮、左前上转向轮和左前下转向轮,所述右侧绳轮组包括右后转向轮、右前上转向轮和右前下转向轮;所述左后转向轮位于车厢左侧后端,所述右后转向轮位于车厢右侧后端,所述左后转向轮与所述右后转向轮共轴线且轴线沿车厢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左前上转向轮和所述左前下转向轮位于车厢左侧前端,所述右前上转向轮和所述右前下转向轮位于车厢右侧前端;所述横向第一转向轮位于所述右前上转向轮的左侧,所述横向第二转向轮位于所述左前下转向轮的右侧,所述横向第一、二转向轮和所述钢丝绳曳引装置的主曳引轮轴线均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钢丝绳从所述主曳引轮的右侧绳槽出向上绕过所述横向第一转向轮向右进入所述右前上转向轮,再绕过所述右前上转向轮向后进入所述右后转向轮,绕过所述右后转向轮向前进入所述右前下转向轮, 所述右前下转向轮与所述左前上转向轮之间钢丝绳呈龙门状水平经过车厢前端面的顶部上层,绕过所述左前上转向轮的所述钢丝绳向后进入所述左后转向轮,绕过所述左后转向轮向前进入所述左前下转向轮,绕过左前下转向轮后向右进入所述横向第一转向轮,所述横向第一转向轮与所述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之间的钢丝绳呈龙门状水平经过车厢前端面的顶部下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从主曳引轮右侧绳槽出的钢丝绳依次绕过横向第一转向轮、右前上转向轮、右后转向轮、右前下转向轮、左前上转向轮、左后转向轮、左前下转向轮和横向第二转向轮,再从横向第二转向轮回到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采用单根钢丝绳先后绕过车厢的左侧和右侧,由于同一根钢丝绳的移动距离必然相同,因此车厢左右两侧钢丝绳的移动距离也必然相同,由该钢丝绳驱动的篷杆两端也必然保证移动距离相同,因此不会发生篷杆倾斜偏移的现象;经过车厢前端面中部的钢丝绳呈龙门状绕至车厢顶部,给车厢前端面中部留下了很大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油缸等物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1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表壳
- 下一篇:一种可多头输出的齿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