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型双翅目昆虫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56730.0 | 申请日: | 2014-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2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魏冉磊;杨明耀;李地艳;梁青;樊晓兰;毛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型双翅目 昆虫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基础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型双翅目昆虫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双翅目包括蚊、蝇、虻等昆虫,约有8.5万种,是昆虫纲中居于鞘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之后的第四大目;除了在南极洲之外,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其中某些种类是传播疾病给人或其他动植物的媒介。另一方面,有关遗传学的知识和发展大都是根据对双翅目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研究后所得。遗传学和其他相关生物学学科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将双翅目昆虫作为模式动物来开展研究,所谓模式动物即是指生物学家选定的某种动物物种,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
最近的很多研究中,生物学家将果蝇、苍蝇等双翅目昆虫作为了揭示人类进化发育以及衰老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些双翅目昆虫的进化和发育与人类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虽然这些研究都进行地比较顺利,但是我们发现目前实验室中对双翅目昆虫的培养方法却存在着极大的不足,不仅是在其培养的食物上有很大的不统一性、而且就以其培养装置来说,在不同的实验室中也存在着各种千奇百怪的类型,极不利于基础实验中的可重复性原则;同时,双翅目昆虫在现实环境中容易生存,但是在实验室中却可能因为实验条件的经常性变化和其复杂性而不容易有很好的生存条件,造成实验动物的损伤和实验的误差。因此对实验中的双翅目昆虫培养装置进行统一设计是极为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功能多样,易清洗,便于替换材料且成本低廉的组合型双翅目昆虫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组合型双翅目昆虫培养装置,包括箱体和装设于所述箱体内底部的固定夹座;所述箱体是由底板、沿所述底板侧边设置的侧板以及设于所述侧板顶端的顶盖组装而成的箱式结构;所述侧板包括与所述底板的侧边固定连接的固定式侧板以及滑动插装于所述固定侧板一组相对侧边之间的活动式侧板;所述固定式侧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式侧板上设有侧通风窗且一侧底端还设有托盘放置口;所述侧通风窗上匹配设有弹性网状长套;所述托盘放置口的外侧端匹配装设有活动式的放置口封堵板;所述顶盖固定装设于所述侧板的顶端,其设有上通风窗,所述上通风窗上匹配设有纱网;所述上通风窗一侧设有隔板放置口,另一侧设有加样口;所述隔板放置口处匹配装设有可开合的隔板;所述加样口处穿设有软管,所述软管伸入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固定夹座连接;所述固定夹座装设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部,其由所述装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固定夹以及匹配装设于所述固定夹上的托盘组成,所述托盘与所述软管连接。
所述组合型双翅目昆虫培养装置,其中:所述箱体整体呈长方体箱式结构,所述底板、侧板和顶盖均为矩形板体结构;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对称且平行固设有左、右底梁;所述固定式侧板包括分别固设于所述左、右底梁外侧壁上的左、右侧板以及固设于所述底板后侧边的后侧板;所述活动式侧板为滑动插装于所述左、右侧板前侧端的前侧板。
所述组合型双翅目昆虫培养装置,其中:所述左、右侧板均由两层有机透明玻璃面板制作而成;所述左、右侧板的中下端分别设有左、右通风窗,前侧端分别对应纵向设有呈矩形的左、右滑槽;所述左、右通风窗均采用的是固设于所述左、右侧板外侧壁的空心圈结构,所述空心圈的洞口处装设有尼龙长套;所述尼龙长套是由高弹性尼龙网制作而成的圆筒状结构,其通过橡皮筋与所述空心圈固定;
所述组合型双翅目昆虫培养装置,其中:所述前侧板的左、右侧端分别匹配滑动插设于所述左、右滑槽内;所述前侧板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插口,所述的一对插口之间还设有用于提拉所述前侧板的把手座。
所述组合型双翅目昆虫培养装置,其中:所述托盘放置口设于所述右侧板的底侧。
所述组合型双翅目昆虫培养装置,其中:所述顶盖在位于所述上通风窗一侧的位置设有正方形开口;所述加样口由推拉式顶盖及一张厚胶皮组成;所述推拉式顶盖活动装设于所述正方形开口的外侧;所述厚胶皮匹配粘于所述正方形开口的内侧,其还开设有多个呈十字形的开口。
所述组合型双翅目昆虫培养装置,其中:所述上通风窗的内侧端装设有由尼龙制成的纱网。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6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