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提高锂电池释放电量深度的笔记本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8875.1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玮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提高 锂电池 释放 电量 深度 笔记本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提高锂电池释放电量深度的笔记本托盘。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目前一些计算机笔记本上应用的电池基本上都是锂电池。但是锂电池具有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低温,在低温状态下锂电池充放电性能会大大的降低。原因是锂电池所用的电解液是一种有机体系,作为有机液体,如同油脂,会在低温下变粘稠甚至凝结,此时,导电的锂盐在里面的活动大大受到限制,这样的话充电效率很低,从而会导致锂电池在低温下充电慢,充不满,放电亦是如此。而作为锂电池,充电和放电状态不仅仅是电流流向的改变,而且内部正负极材料也会发生一些形态的改变,这些改变是在不同嵌锂时造成的晶体的改变,如果没用充满电(或放完电),那么电极材料会不会在某个小范围内不同的形态上摆动而影响材料本身结构的稳定性呢?从这方面考虑,是不是高温也是如此?最少锰酸锂电池的高温性能差就是因为锰酸锂本身在高温状态下锰离子的析出造成正极材料晶体缺陷而导致的。因此适当的温度保证是对锂电池使用的有效保证机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锂电池释放电量深度的笔记本托盘,从而能够保证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温度为正常值,从而保证了其放电的效能。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提高锂电池释放电量深度的笔记本托盘,其构造主要包括:托盘、网格板、鼓风电机、鼓风扇叶、密封皮圈绒毛、倒置椭圆吸气盘、热风口、输气管、鼓风槽、热风槽、收口挡板,所述的托盘内置有鼓风电机,所述的鼓风电机上安装有鼓风扇叶;鼓风扇叶内置于鼓风槽内;所述的鼓风槽上套有倒置椭圆吸气盘;
所述的鼓风槽与热风槽之间通过输气管相连通;
所述的托盘四周设有收口挡板,收口挡板上固定有密封皮圈绒毛。
上述的托盘与笔记本电脑相匹配。
上述的热风槽上设有多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笔记本散热器排出热风的回收,回收的热风来加热笔记本锂电池条的温度,使得在一些寒热的时保证了锂电池的有限工作温度,使得锂电池的放电性能得到保证。废热循环利用体现了节能以及延长锂电池放电时间。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通过一个散热平台的空气内循环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提高锂电池释放电量深度的笔记本托盘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提高锂电池释放电量深度的笔记本托盘平面内部透视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托盘,2-网格板,3-鼓风电机,4-鼓风扇叶,5-密封皮圈绒毛,6-倒置椭圆吸气盘,7-热风口,8-输气管,9-鼓风槽,10-热风槽,11-收口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具有提高锂电池释放电量深度的笔记本托盘,其构造主要包括:托盘1、网格板2、鼓风电机3、鼓风扇叶4、密封皮圈绒毛5、倒置椭圆吸气盘6、热风口7、输气管8、鼓风槽9、热风槽10、收口挡板11,所述的托盘1内置有鼓风电机3,所述的鼓风电机3上安装有鼓风扇叶4;鼓风扇叶4内置于鼓风槽9内;所述的鼓风槽9上套有倒置椭圆吸气盘6;
所述的鼓风槽9与热风槽10之间通过输气管8相连通;
所述的托盘1四周设有收口挡板11,收口挡板11上固定有密封皮圈绒毛5。
所述的托盘1与笔记本电脑相匹配。
所述的热风槽10上设有多孔板。
本实用新型核心原理是采用了空气内循环的方式实现废热供热。密封皮圈绒毛5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笔记本散发的热量跑出空气中,而倒置椭圆吸气盘6是收集笔记本底盘风扇的热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风口7其位置的设置可根据实际笔记本的型号来开模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玮,未经蒋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8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