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煮粽子用吊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5533.8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7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森;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诸老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01 | 分类号: | A23L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粽子 吊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篮,尤其涉及一种煮粽子用吊篮。
背景技术
粽子又称“角黍”或“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一般地,采用吊篮煮粽子,即先将粽子全部放入吊篮,然后将吊篮放入蒸锅中,由于为最大化利用吊篮的空间,在将粽子摆放入吊篮中或者在蒸煮粽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倾倒或者互相挤压的情况,这样会导致粽子变形,严重影响粽子的外观。
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煮粽子用吊篮,既能最大化利用吊篮的空间,又能保证粽子不会倾倒互相挤压避免粽子变形,以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煮粽子用吊篮,既能最大化利用吊篮的空间,又能保证粽子不会倾倒互相挤压避免粽子变形,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吊篮存在空间利用率差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煮粽子用吊篮,包括:框架,以及位于所述框架的内部、用于将所述框架分隔成若干个空间的隔板;所述框架的底部和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若干个蒸汽孔,所述框架与所述隔板间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为两头小中间大的圆柱状,一端伸入所述框架底部的蒸汽孔中,另一端伸入所述隔板的蒸汽孔中;所述支撑柱主要有伸缩套和伸缩杆组成,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弹性凸起,所述伸缩套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弹性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孔。
在上述的煮粽子用吊篮中,所述框架的外围环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挡条。
在上述的煮粽子用吊篮中,所述框架与所述隔板间连接的支撑柱以所述框架的中心为中心环形均布。
在上述的煮粽子用吊篮中,所述框架与所述隔板间连接的支撑柱以所述框架的中心为中心矩形均布。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煮粽子用吊篮,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使得该吊篮可根据需要放置隔板,形成若干个隔层空间,既能保证最大化利用吊篮的空间,又能保证粽子不会倾倒互相挤压避免粽子变形;另外,由于支撑柱为可伸缩结构,可根据粽子大小调整支撑柱的长度形成空间大小不同的隔层,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煮粽子用吊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利用吊篮的空间,且能保证粽子不会发生挤压,值得使用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煮粽子用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煮粽子用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框架,2为隔板,3为蒸汽孔,4为支撑柱,5为伸缩套,6为伸缩杆,7为弹性凸起,8为定位孔,9为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煮粽子用吊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煮粽子用吊篮,包括:框架1,以及位于框架1的内部、用于将框架1分隔成若干个空间的隔板2,框架1的外围环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挡条9,间隔设置的挡条9主要起到护栏的作用,蒸锅中的蒸汽通过挡条9间的间隙进入吊篮。
框架1的底部和隔板2上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若干个蒸汽孔3,框架1与隔板2间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为两头小中间大的圆柱状,一端伸入框架1底部的蒸汽孔3中,另一端伸入隔板2的蒸汽孔3中,支撑4主要起到支撑隔板2的作用。
如图2所示,支撑柱4主要有伸缩套5和伸缩杆6组成,支撑柱4的伸缩结构使得吊篮可根据粽子大小调整支撑柱的长度形成空间大小不同的隔层,提高了吊篮的实用性。具体地,伸缩杆6上设置有弹性凸起7,伸缩套5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弹性凸起7相配合的定位孔8,调节弹性凸起7与定位孔8的配合位置,即可改变支撑柱4的长度,实现将吊篮分隔成不同的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框架1与隔板2间连接的支撑柱4以框架1的中心为中心环形均布。具体地,8个支撑柱4环形均布分别在框架1的中心。
实施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煮粽子用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框架1与隔板2间连接的支撑柱4以框架1的中心为中心矩形均布,具体地,4个支撑柱4矩形分别在框架1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诸老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州诸老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5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